摘要:在有线领域,“原道”这条平头塞所创造的传奇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主打的就是超低价、超高声价比,后续再也难以复制这种现象。既然如此,不如就换个领域继续创造传奇?所以原道的品牌干脆就直接杀进蓝牙TWS领域,推出了他们首款TWS,YUANDAO OriG in。OriG
在有线领域,“原道”这条平头塞所创造的传奇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主打的就是超低价、超高声价比,后续再也难以复制这种现象。既然如此,不如就换个领域继续创造传奇?所以原道的品牌干脆就直接杀进蓝牙TWS领域,推出了他们首款TWS,YUANDAO OriG in。OriG in的定价是199,在这个价位段还是有不少HiFi厂尝试过入局的,比如水月雨的太空漫游、兴戈的FLD200等等。
但如果以宏观的角度去看待OriG in,我认为它是“以身入局,胜天半子”,它眼里的对手,是海量市场中那些数码厂、手机厂的霸榜竞品,自己倾尽所有给到的杀手锏,不光是拿手的HiFi调音,还有下血本研发的降噪、交互、软件等等,这是目前为止我认为200元档中做的最“全面”的TWS,没有之一。
刚上手的时候有点眼熟,这个充电舱造型、这个腔体模具?然后我赶紧翻出我的一加Buds Pro2,诶嘿,还真是挺像的。其实我一直很喜欢这种扁平化的充电舱,因为塞裤兜里还是挺和谐的。再就是OriG in这种腔体造型对耳廓的填充会非常紧密,圆润且稳固,被动隔音也当然有所加分。说到降噪,我之前在展会测试OriG in样机的时候就突然小惊一下,降噪全开真是有点猛的,会轻微有点耳压感但这个降噪深度是真香,在同价位确实没对手,看了眼官方数据-55dB的降噪我是不带质疑的。
然后耳柄上有个小圈圈,那就是触控区域,手指一碰就感应到了,挺灵敏的,长按是切换降噪模式,进入APP也可以切换降噪深度,并且APP底部还有个“实验室功能”,有个更激进的“实验室功能和自适应风噪”,蛮周到的,同时耳机也支持佩戴检测,好评!对了大家到手记得更新固件,目前0405版本才是真正的完全体。
说起APP来,原道这个APP从交互体验、界面美观度和简洁度来看,我认为数一数二了,简单直观,功能也不少。而且你想玩调音的话,它也是自带了5种模式,什么悔恨之泪、欧美澎湃啥的都挺形象的。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想降低延迟也可以同时打开游戏模式和低延迟模式,亲测定位和响应速度会快不少。
那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也就是很多厂商偷工减料的地方,比如麦克风、芯片、声学方案等等,OriG in都自信的宣传了出来。例如耳机腔体是内外双反馈麦克风,分前麦和后麦,实际的通话效果会更立体和清晰一些。关于声学,用的是1颗12.4mm的动圈,原道着重强调了“阅真实验室联合调音”,背书这一块没毛病。
关于声音,开机的时候默认的就是“悔恨之泪”,该模式下确实有点梦回当年了,第一次听原道平头塞的时候不再追求极致的解析力,而是被那种温暖的模拟味、氛围感给融化了,算是另一种毒了。不过OriG in当然是解析力、动态、声场都高度在线的,听得出来它这个单元的素质不差,像是一个HiFi厂该有的样子。而“悔恨之泪”模式下的听感,是略带蓬松的,结像的打磨非常平顺,毛刺感几乎没有,同时更侧重一点点低频蓬松感和泛音,瞬态没那么快,中频人声舒适耐听,高频锐度毫无攻击性。我认为大部分人在开机以后都会被这种“特殊”听感给舒服到,因为在TWS领域中我也听过大量的百元机了,基本都是侧重两头翘的抓耳调音,像OriG in这种听感比较协调舒适的非常罕见。
当然如果你更喜欢抓耳一点的,平时听欧美流行或者电子乐居多,那么开启“欧美澎湃”模式我觉得倒是挺形象的,该模式下的听感会拉大整个动态反差,高低频的起伏感更明显,例如高频锐度增加,低频下潜更深。如果是什么都听,喜欢宽松的路子,那基于JM1曲线深度贴合的“均衡中正”会比较符合你的口味,三频的能量分布会均衡一些,音色中正,声场的表现相比默认调音也更加辽阔自然。另外一个“真律还原”则是和原道和阅真实验室联合调校的一个调音,整体的声音清亮,声底干净听感通透,染色会更少一些,对于器乐还原会更抓耳,同时口齿细节来到了一个同级别有线耳机的平均水准,你会得到更细腻的气息感,听听ASMR岂不是美哉?
我知道一些喜欢运动的朋友爱听点BASS音多点的音乐,如果是在健身房用,我非常推荐你加20块去入手G03惰性海绵套,属于是给OriG in定制的,低频会来到一个浑厚深沉的样子,同时降噪效果效果可以媲美千元级TWS的水准,属于是物理加持了。
这几年以来,很少能有一个在低价位段让我感到“全面”的TWS,倒是有一些手机厂的产品做的不错,稳定性、功能性都完美,但就是声音调校差点意思,所以想享受好点的声音水平,只能牺牲点其他功能来选择HiFi厂的TWS,然而OriG in的出现就完全不需要妥协什么了。
来源:进击的佬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