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骤降!无锡人小心这几类高风险疾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1:10 1

摘要:🔻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及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减少传播风险;外出或接触他人时规范佩戴口罩,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学生为高发人群,主要…

11月立冬已至

气温逐步走低

昼夜温差持续拉大

气候环境的变化

让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市民需做好针对性防护

守护自身与家人健康

流行性感冒

传染性强,对症防护是关键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为显著特点。发病后常见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

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为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也能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气溶胶形式扩散。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主要流行季,需重点防范。

核心预防措施:

🔻 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及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减少传播风险;外出或接触他人时规范佩戴口罩,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讲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避免直接触摸眼、鼻、口。

🔻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60岁以上老年人、6月龄以上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议优先完成接种。

手足口病

重点守护学龄年儿童和中小学学生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学生为高发人群,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

患病后,患者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会出现斑丘疹、疱疹,部分还可能伴随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潜伏期一般为3-7天。少数重症病例可能引发脑膜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高度警惕。

核心预防措施:

🔻 帮助儿童及中小学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 密切关注儿童及中小学学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立即带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接种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适用于6月龄至5岁的易感儿童,建议按时接种。

肠道传染病

严把 “病从口入” 关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粪-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病原体涵盖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其中细菌性腹泻夏季高发,病毒性腹泻冬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等,常见致病病毒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极少数病例存在生命危险。

核心预防措施:

🔻 坚守卫生底线,饭前便后务必彻底洗手,优先用流动水冲洗,时长不少于半分钟,重点清洗手背、指甲缝、手指指间等褶皱部位。

🔻 注重饮食饮水卫生,提倡喝开水,不食用生的、半生的食品;选择优质新鲜食材,避免吃过期、不洁的食物和饮料,水果、蔬菜食用前需彻底清洗干净。

顺应季节变化

养成良好习惯

请牢记以上健康提示

做好科学防护

多多户外运动

提升身体免疫力!

/健康科普/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