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日茶都安溪那场闽南语颁奖盛典,说起来可热闹了。台下观众喊破嗓子不说,电视里头连木偶戏师傅都跟着歌手对唱,仿佛老祖宗的锣鼓点子也顺着光纤跑到了现场。主办方说这是第四个年头做这个事儿了,可谁不知道两岸这么些年能连着办成一桩活动得花多少心思?技术团队那群小伙子们
前几日茶都安溪那场闽南语颁奖盛典,说起来可热闹了。台下观众喊破嗓子不说,电视里头连木偶戏师傅都跟着歌手对唱,仿佛老祖宗的锣鼓点子也顺着光纤跑到了现场。主办方说这是第四个年头做这个事儿了,可谁不知道两岸这么些年能连着办成一桩活动得花多少心思?技术团队那群小伙子们连夜架设备时,没少跟老艺人们较劲。
要说那直播设备摆在铁观音茶园里头,老一辈的民乐师们倒真犯难。有个拉二胡的老先生急得抓耳挠腮,看着满手机器愣是不敢碰,嘴里念叨着:"这玩意儿能比我这弦子响得清楚?"后来是技术人员现想了个法子,用闽南话写操作指南,还画了小人儿图示,这才勉强让大家脸上有光。不过你看那些台上的台湾歌手,对着直播镜头倒是生龙活虎的,大概他们那边早习惯了这类新花样。
半夜三更茶庄园里突然开来一车大家伙,保安差点以为是劫银行的。原来是应急通信车偷偷摸摸要装跨境传输线,说是要让台湾那边的参赛者能秒同步比赛信息。后来听说这通道差点搞砸,两边服务器老是卡顿,差点气得技术组长跳脚。最闹腾的是那些种茶的大爷大妈,指着新立的基站直摇头,说是电磁波会把茶叶晒苦,非让运营商来喝茶讲道理。直到把基站整得跟茶篓一样模样,才算是平息了风波。
陈家那开茶庄的姑娘倒是玩出了新门道,借着盛典势头做起了云评茶,在直播间里头穿插卖闽南语歌曲盲盒。好多老茶客说,这玩法新鲜是新鲜,可总觉着少了手摸茶饼的实诚劲头。倒是台湾来的林家三代歌手,他们从黑胶唱片转战数字藏品的路走得好不得了,可老爹总嘀咕:"现在的年轻人听首歌就跟过节似的,哪懂什么叫用心唱?"
现在茶山脚下的茶农们都在传,明后年要把妈祖巡游也搬到元宇宙里头去。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可你瞧瞧那些航天基地的5G设备都往这儿搬了,说不定真能成事儿。不过老茶农王伯说:"再高科技也得留块老茶园,不然子孙后代连茶是从哪里长出来的都不知道。"这话说得人心一颤,毕竟不管是光纤还是数据线,到底都是为了让人记住乡音的味道。
附上几个有意思的事:那晚压力测试时网络流量比平时多出百倍,技术人员都绷着脸盯着仪表盘;那些盘在茶树间的光缆加起来能绕县城好几圈,要不是亲眼看见还真不信;还有那首开幕式主题曲,听说是拿几十年前两岸合拍的纪录片原声给AI修修补补凑出来的,听起来竟比原版还鲜活。这或许就是科技与老手艺的奇妙化学反应,让人又哭又笑的,说什么也说不完。
来源:小天随笔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