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价格为啥疯涨?背后的财富密码,谁在闷声发大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1:14 1

摘要:华强北的柜台前,一堆堆内存条被商家们戏称为“黑色金条”,有商户指着仓库里堆积的纸箱感慨:“这哪是存货,简直是行走的理财产品”。

华强北的柜台前,一堆堆内存条被商家们戏称为“黑色金条”,有商户指着仓库里堆积的纸箱感慨:“这哪是存货,简直是行走的理财产品”。

“现在的行情可不是按天算,简直要按小时计!”深圳华强北的商户们见面聊的都是内存价格,这场内存市场的狂欢已经完全超出了圈内人的想象。

搭载国产长鑫存储第五代芯片的64GB内存条从四位数的门槛一路飙上4200元的高位,普通的16GB DDR4内存条也从不到200元涨到了400元以上。这波内存涨价大潮来得异常猛烈,有商户半年不到“账面财富”暴增千万,而普通消费者却只能面对“一内存难求”的尴尬局面。

---

01 市场有多火爆?价格倒挂,投机风起

2025年下半年以来的内存市场,已经不是在普通波动,而是在经历一场彻底的市场重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技术上更先进的DDR5价格竟然跑不过前辈DDR4——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价格倒挂”现象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DDR4 64GB服务器内存模组10月份单月就暴涨28%,同等规格的DDR5产品涨幅为24%。在华强北,一些嗅觉灵敏的商铺老板早就开始囤货惜售,“从前我们是卖多少进多少,现在整个反过来了,存货本身就成了盈利模式”。

不过,这场盛宴并非人人有份。许多商户一边进货一边销售,成本水涨船高,只能赚点小差价。更让他们头疼的是,价格上去了,销量却下来了,有电脑组装商户透露生意明显不如从前。

02 涨价的背后推手?AI的饕餮盛宴与产能大转移

这轮内存涨价的根源是一场由AI引发的“饕餮盛宴”,造成了结构性的供需失衡。

AI数据中心“大基建”正在如饥似渴地吞噬内存产能。单台AI服务器对DRAM(内存)和NAND(闪存)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3到8倍,直接导致了高端存储产品的供应紧张。

科技巨头们都在疯狂投入。Meta计划在2025年底前部署高达130万块GPU;微软也不甘示弱,2026财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就达349亿美元,并计划两年内将数据中心规模翻倍。

与此同时,全球三大存储芯片巨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正在进行一场战略豪赌,纷纷将产能从传统内存转向高端产品。

这些厂商已全面停止DDR4接单,将80%的资本开支投入到HBM(高带宽内存)与DDR5等高端产品。

HBM由于复杂的堆叠结构,在生产中会消耗大量产能。要达到与DDR5同等的芯片密度,HBM需要消耗三倍的晶圆。

更重要的是,DDR4产线设备大多已经拆除,用新设备生产旧产品根本不划算,这导致DDR4供应缺口比预期扩大了30%。

03 涨价潮何时休?机构预测:超级周期还在后半场

面对如此疯狂的内存市场,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这轮涨价到底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摩根士丹利最近的报告宣称,由AI驱动的新一轮内存 “超级周期” 已经到来,其强度和内在逻辑与以往任何周期都完全不同。

该机构指出,与以往由PC和智能手机驱动的周期不同,本轮内存需求的核心是一场围绕AI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商展开的“军备竞赛”。这些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远低于传统消费者,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获得足够的算力基础设施。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预计,DRAM的整体需求和价格上涨趋势会延续到2026年。

摩根士丹利的看法更为乐观,认为本轮峰值定价有望超越上一轮高点。当前服务器DRAM定价为1美元/Gb,而2018年第一季度云超级周期的峰值为1.25美元/Gb。

04 谁在数钱数到手软?存储巨头赚翻,国产厂商逆袭

这轮内存涨价潮中,最大的赢家非全球存储芯片巨头莫属。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厂商的业绩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以SK海力士为例,其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猛增62%,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明星产品HBM(高带宽内存)在DRAM总销售额中的占比已经达到40%。

三星电子表现同样抢眼,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环比飙升159.6%,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佳水平。

另一方面,国内存储厂商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目前全球NAND与DRAM的国产化率仍然不高,国内企业正通过技术迭代承接海外厂商退出的市场份额。

长鑫存储——国内DRAM产业的领头羊,最近宣布LPDDR5X产品已经实现量产,最高速率达到10667Mbps,技术水平已经跻身国际主流。

兆易创新——这家国产存储龙头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协同布局充分受益于行业复苏。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多产品线均衡布局,有效抵御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其MCU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相关营收实现了快速增长。

佰维存储——国内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度契合DRAM行业景气周期与国产替代趋势。公司产品已成为Meta等国际企业AI眼镜产品的国内主力供应商;车规级内存产品已进入比亚迪、长安等主流车企供应链。

江波龙——这家存储模组厂商的盈利增长直接受益于行业供需变化与自身业务推进。2025年三季度单季,公司营收65.39亿元,同比增长54.60%;归母净利润6.98亿元,同比暴涨1994.42%。

澜起科技——这家公司核心业务是内存接口芯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40.58亿元(同比+57.83%),归母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66.89%),更关键的是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前三季度毛利率61.46%(同比+3.34个百分点)。

05 普通玩家怎么办?短期被割韭菜,长期看机遇

走到华强北的电子市场,组装电脑的商户们订单量明显下滑。一位老板坦言:“很多时候一天就几个客人,因为存储涨价,组装一台电脑的价格起码涨200元”。

手机厂商同样压力山大。红米K90系列12+512GB版比同配置256GB版本贵了600元,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公开表示存储成本上涨 “远超预期”。

这场内存涨价潮,表面上是一场价格波动,实质上是一场科技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战。

当国际科技巨头在AI军备竞赛中一路狂飙,国内产业正面临严峻的升级压力。DDR4向DDR5的切换,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DDR5的升级已经不只是企业间的商业竞争,更是关乎国家科技战略的命题”。

未来已来,在这场由AI引爆的内存风暴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普通消费者与AI巨头的需求,在这小小的内存条上狭路相逢,而新一轮科技竞赛的好戏,才刚刚开场。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入市需谨慎!

来源:闺蜜财经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