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齐锂业(002466.SZ)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中国乃至全球锂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以“资源+加工”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拥有全球品位最高、成本最低的硬岩锂矿——澳大利亚格林布什(Greenbushes)锂辉石矿51%股权,并参股全球第二大
天齐锂业(002466.SZ)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中国乃至全球锂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以“资源+加工”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拥有全球品位最高、成本最低的硬岩锂矿——澳大利亚格林布什(Greenbushes)锂辉石矿51%股权,并参股全球第二大盐湖锂资源——智利SQM公司约22.16%股权,形成“矿石提锂+盐湖提锂”双路径布局。
截至2025年,天齐锂业已建成锂化工产能约9.16万吨/年(LCE当量),江苏张家港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于2025年7月竣工,重庆铜梁1000吨金属锂项目加速推进,目标到2027年实现30万吨LCE的综合产能。公司锂精矿自给率接近100%,在全球锂资源紧缺或价格波动时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和供应稳定性。
此外,天齐正从传统锂盐供应商向“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重点布局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并已启动年产50吨中试项目,纯度达99.9%,生产成本仅为行业平均的60%。
受2023–2024年碳酸锂价格暴跌影响,天齐锂业在2024年录得大幅亏损。但进入2025年后,公司经营显著改善:
2025年上半年:营收48.33亿元,同比下降24.7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大增101.62%,成功扭亏为盈;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80亿元,主要受益于SQM投资收益增加(确认2.35亿元)、澳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及文菲尔德定价机制优化;毛利率:上半年为39.73%,虽同比下降12.08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2亿元,资本开支18.1亿元,自由现金流基本平衡;资产负债结构: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为61.36%,流动负债占比低,短期偿债压力较小,长期债务结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扣非净利润仅132万元,显示当前盈利高度依赖投资收益与汇兑损益等非经常性项目,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尚未完全恢复。
天齐锂业的产品以高纯度氢氧化锂为主,主要面向高端三元动力电池市场,客户包括LG新能源、SK On、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主流电池厂商。其矿石提锂路线生产的氢氧化锂杂质含量低、一致性高,适用于长续航、快充型高端电动车,如特斯拉Model S/X、蔚来ET7等。
此外,公司正通过技术合作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共建基础设施,降低对海外资源依赖;向北京卫蓝、SES AI等固态电池初创企业供应材料,提前卡位下一代技术路线。客户集中度适中,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未超30%,供应链关系稳固,议价能力较强。
2025年Q3以来,碳酸锂价格从6.5万元/吨反弹至8.29万元/吨(截至10月底)。南美“锂OPEC”联盟推动资源主权强化,叠加国内产能出清政策,供需格局有望转向紧平衡。中信证券预测2026年锂价中枢为8–10万元/吨,将直接提升天齐锂盐业务毛利。产能释放与利用率提升
格林布什矿三期扩产至162万吨/年,奎纳纳(Kwinana)氢氧化锂工厂产能爬坡持续推进,预计2026年满产,将成为利润重要来源。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突破
公司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在四川眉山动工,若2026–2027年实现量产并获客户验证,将切入高附加值赛道,打开估值新空间。
天齐锂业海外资产占比高,核心资源分布于澳大利亚与智利:
澳大利亚泰利森(Talison):控股格林布什矿,运营成熟,成本全球最低;智利SQM:通过持股分享全球最大盐湖阿塔卡马的低成本锂资源,2025年SQM锂销量预计同比增长近20%,持续贡献投资收益。然而,海外业务也面临挑战:
智利政府加强锂资源国有化倾向,可能影响SQM分红政策;澳大利亚外资审查趋严,未来扩产或并购存在不确定性;汇率波动(如澳元、美元)直接影响财务费用与利润表现。公司正通过国内资源开发(如四川措拉矿)降低单一区域依赖,提升供应链韧性。
指标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盛新锂能行业平均锂资源自给率~100%~70%~40%~50%矿石提锂成本(万元/吨)3.0–3.53.5–4.04.5+4.2资产负债率(2025H1)61.36%58.55%45.3%~48%固态电池布局硫化锂中试小批量量产未布局初期天齐在资源控制力与成本端具备绝对优势,尤其在硬岩锂领域壁垒极高。但相比赣锋,其在电池制造、回收体系及下游应用拓展上相对保守,技术转化速度较慢。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仅1.44%(2025H1),反映“资源驱动”思维仍占主导。
核心优势:
全球顶级锂资源护城河,成本优势难以复制;财务状况显著改善,债务风险可控;行业政策支持“反内卷”,利好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主要风险:
盈利对SQM投资收益依赖较大,主业盈利能力尚未完全恢复;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技术转型存在不确定性;当前估值(TTM市盈率超400倍)虽因基数低所致,但若2025年净利润仅数亿元,动态PE仍偏高。截至2025年10月底,天齐A股股价约50.77元,市值约750亿元。若按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7.91亿元计算,动态PE约42倍,处于合理区间;但若按东吴证券预测4.5亿元,则PE高达160倍以上,估值分歧明显。
天齐锂业站在锂行业周期底部与技术变革交汇点。其不可替代的资源禀赋使其在价格下行周期中仍具生存韧性,而向上周期一旦开启,盈利弹性将极为可观。同时,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前瞻布局,为其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的可能性。
然而,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当前业绩修复仍依赖外部因素(锂价、SQM、汇率),内生增长动能尚在培育。公司能否成功从“资源商”蜕变为“技术材料商”,将是决定长期估值的关键。
对于具备中长期视野、能承受行业波动的投资者而言,天齐锂业或是一个兼具安全边际与成长想象空间的标的。但需密切跟踪锂价走势、奎纳纳工厂爬坡进展及硫化锂客户验证情况。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应基于自身风险偏好与财务状况,独立判断,审慎决策。
来源:硬派研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