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N2流感病毒来袭,这10家A股公司受益最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0:24 1

摘要:近期,全国哨点医院流感病毒阳性率飙升至17.5%,首次超越鼻病毒成为头号病原体,其中甲型H3N2占比超过95%。第44周报告暴发疫情达347起,流感活动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流感病毒阳性率飙升至17.5%,东阳光、华兰疫苗等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

近期,全国哨点医院流感病毒阳性率飙升至17.5%,首次超越鼻病毒成为头号病原体,其中甲型H3N2占比超过95%。第44周报告暴发疫情达347起,流感活动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中国疾控中心预计,今年秋冬季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这一预测提前引发了资本市场对抗流感概念股的关注,相关企业股价已经有所反应。

随着立冬节气到来,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已正式步入流感流行期。华南、西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部分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已达到中等流行水平,其余地区也处于低流行水平。

今年流感流行比往年提早约两个月,甲型H3N2成为绝对主导毒株。由于中国人群对H3N2的免疫背景相对薄弱,病毒传播性更强,给疫苗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市场想象空间。

从医院临床接诊情况看,流感患者数量增长趋势明显。四川某医院儿科医生表示,与半个月前相比,近期就诊的流感患者大幅增加,儿科门诊量和夜间门诊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流感患者一旦发病,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在发病48小时内治疗效果最佳,能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在抗流感药物领域,龙头企业各具优势。东阳光作为奥司他韦国内市占率64.8% 的绝对龙头,目前正实行7×24小时满负荷生产状态,直接保障业绩弹性,成为短线资金追捧的核心标的。

奥司他韦等临床首选药出现断货溢价,东阳光等龙头企业日产能提升至156万人份仍供不应求。机构预测东阳光全年净利润13.08亿元,同比激增248.92%。

传统抗流感药物领域呈现“强者恒强”格局。科伦药业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吸引稳健型资金入驻,其渠道覆盖能力确保产品能快速触达终端。

中药抗流感领域,以岭药业作为连花清瘟的生产企业,产品连续15次入选国家流感诊疗方案,是流感防治的“刚需标杆”。2025年三季报显示,以岭药业净利润同比大增80.33%,形成“基本面+题材”双重催化。

华润三九则凭借999感冒灵的国民认知度和“预防 - 治疗 - 康复”全链条布局,覆盖50万家线下药店的渠道优势明显。OTC端需求火爆,形成“医院诊疗+家庭备药”双需求场景。

国产创新药赛道开启“价值重估”进程。众生药业的昂拉地韦作为全球首款PB2靶点抑制剂,疗效优于传统药物且已启动医保谈判,成为中线布局的核心标的。

昂拉地韦片是全球首个靶向PB2蛋白的原研抗流感药,对奥司他韦耐药株抑制活性提升12倍,Ⅲ期临床显示症状缓解时间缩短20.3小时。该药已通过医保形式审查,商业化放量进入关键期。

济川药业的玛硒洛沙韦以“单次服药”的便利性切入市场,为儿童适用剂型进一步打开空间,320元/盒的定价彰显中高端市场竞争力。征祥医药作为玛硒洛沙韦研发方,虽市值较小,但医保准入后的戴维斯双击潜力备受关注。

国产RNA聚合酶抑制剂的研发和审批今年取得显著进展,多款国产药物相继获批上市,为流感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国产创新药密集上市,玛巴洛沙韦替代原研药趋势明确,医保准入加速商业化进程。

2025年可能成为行业所说的“流感疫苗大年”。随着流感优势毒株从甲型H1N1pdm09变为甲型H3N2病毒,疫苗企业需要调整生产配方,这为提前布局的企业带来先发优势。

华兰生物作为国内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具备年产1亿剂流感疫苗的生产能力。公司表示,“自10月份特别是11月份以来,民众接种流感疫苗的意识显著增强,各地疾控中心的需求订单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

价格战之外,配方更新与技术迭代成为头部企业构建核心壁垒的关键。新技术路线的突破也在推动行业竞争规则的改变,如Moderna的mRNA流感疫苗已进入Ⅲ期临床,相对有效性比标准季节性流感疫苗高出26.6%。

接种意愿的提高也助推了疫苗接种率的提升。有社区医院一天接种流感疫苗人数能达到400人,这是往年没有看到的现象。据统计,今年7月,三大所的四价裂解苗签发量就达到74批,超出去年第三季度的67批签发量。

除药物和疫苗外,检测与防护物资板块也迎来需求共振。英诺特作为呼吸道病原体POCT检测龙头,其流感病毒检测试剂15分钟出结果,基层医疗覆盖率超80%。

检测企业将AI技术融入流感快检试剂,基层医疗机构渗透率快速提升。达安基因的流感荧光PCR试剂敏感性达92.3%,与华为合作便携设备获认证,月产能高达1亿人份。

防护物资领域虽未出现涨停潮,但口罩、消毒湿巾等产品的季节性需求增长已成定局,稳健型企业有望实现业绩稳步提升。

医药流通企业如国药股份、老百姓等凭借配送网络优势,在药品周转加速中直接受益,区域龙头的业绩弹性尤为显著。

抗流感概念的投资逻辑基于三大支点:需求确定性、国产替代加速和季节性业绩弹性。历史数据显示,抗流感药物四季度销售额占全年30%-40%,头部企业因渠道优势占比更高。

在A股震荡背景下,抗流感板块因需求刚性成为防御性配置核心。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区分“业绩兑现”与“情绪炒作”逻辑,聚焦产品动销、政策催化等核心变量。

当前抗流感板块呈现“龙头稳涨、新锐爆发、创业板补位”的格局。以岭药业、东阳光凭借成熟产品力成为核心主线;众生药业依托创新药优势具备长期潜力;华润三九、金石亚药适合稳健配置;特一药业则是短线题材炒作的焦点。

投资风险不容忽视。流感传播态势可能不及预期,导致药物需求回落;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可能受医保控价、集采政策影响;短线题材炒作情绪退潮,可能引发股价波动;业绩兑现可能不及预期,需警惕估值回调风险。

随着流感活动度持续上升,资本市场对这一赛道的关注度仍在升温。华兰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加大对流感疫苗的市场供应;而东阳光等药企正24小时满负荷生产,以应对市场需求的爆发。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流感季预计持续至次年1月中旬,叠加元旦、春节人员流动,将进一步拉长需求周期。随着疫情进展,相关企业业绩有望得到持续支撑。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硬派研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