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运会带伤收官后,当晚全红婵在广州二沙训练中心宿舍开了人生第一场个人直播,累计900万人看,她把43598.6元直播收益全数捐给乡村儿童,并当场晒出捐款凭证
全运会带伤收官后,当晚全红婵在广州二沙训练中心宿舍开了人生第一场个人直播,累计900万人看,她把43598.6元直播收益全数捐给乡村儿童,并当场晒出捐款凭证
那晚的宿舍灯不算亮,桌上压着训练手册,水杯边还有一块没来得及吃的能量棒
陈艾森、陈艺文轮番上线,像平常队里聊天,谁也不端着
直播大约一个小时,22点准时关播,在线观看超过10万,礼物刷屏,但气氛不喧闹,更多是队友间的松弛
她一边和队友打趣,一边问怎么发福袋、发红包,手忙脚乱,笑着说“玩不懂,像老年人”,屏幕那头跟着乐
说白了,第一次开麦,她更像把训练间隙的日常搬到大家面前
更关键的是,她把这场直播的全部收益捐给了乡村儿童
捐款截图简洁直接,没有多余的口号
和她过去录公益视频相比,这次是即时性的金钱支持,钱从直播间里流向具体的孩子,路径更短、力度更实
有业内人士提到,平台对收益提现等环节要合规监管,个人公益捐款要通过正规机构并留存凭证,这一点她做得很规矩
换句话说,这不是“随手做公益”,而是有准备、有交代的行动
把镜头往前推一点,她刚刚经历了一个不容易的赛季
这届全运会是她时隔183天重返赛场,还是在胫骨和踝关节都不舒服的情况下坚持
广东队教练何威仪明确说过她“身上都是肌贴”,每天都疼
训练馆里的味道,总是汗、水和药贴混在一起,她还是照样上板、起跳、入水
“她是很难很难的,每天都是疼得不得了”
这句话听着就疼,但她没有把苦挂在脸上
更扎心的是,很多时候痛不被看到,成绩却被放大
11月2日,她和王伟莹在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拿到235.86分,广东队夺冠,“水花消失术”又一次让人屏气
赛后她写了三个字:“我真棒”
简单,但像给自己打了个结实的结
11月6日,同一对组合在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拿到第五,她依旧说“我很棒”,还加了一句“我很享受比赛”
说白了,她更在乎过程里的热爱,而不是只把目光盯在领奖台
如果只看分数,你很容易忽略她身上的变化
从东京奥运会到现在,她身高从1米43长到1米53,体重从38公斤到46公斤;
每增重一公斤,起跳高度大约少2厘米,空中重心更容易偏
曾经稳稳能拿95分的207C动作,有一段时间掉到60多分
周继红说过“女子跳台体重是天敌”,这话听起来冷冰冰,但是真问题
换个角度看,这是正常的生长轨迹撞上了世界级技术的门槛,难免磕磕绊绊
为了让身体和技术重新对上拍,她把训练和饮食都按分钟按克数掰开
早上两个蛋清半片面包,午餐100克鸡胸肉配50克米饭,水果也要称重;
频繁称重、定时定量,像在做一道反复求解的题
2025年7月,她正式恢复系统性、高强度体能训练,先把底子补足,再把动作慢慢抬起来
我不太愿意去浪漫化这种苦,它更像细水长流地磨人,但她经常笑着进馆、笑着出馆,像是在对着难题说“再来一次”
回到那场直播,最打动我的是她的作息和界限
22点整,她说“到点了”,干脆下播,不拖泥带水
有人会问,这么多人正在看,为什么不多聊一会儿?
说白了,训练队的时间表就是她的“护栏”,守住它,第二天的身体就不乱
屏幕前的她,戴着简单的耳机,收到一条网友留言“别太晚睡”,她抬眼笑一下,像在回应又像在自我提醒
一个把关播时间卡得很准的人,心里大概率也把训练节奏卡得很紧
舆论这两年对她并不总是温柔
有人拿体型变化说她“不自律”,甚至猜她会淡出国际赛场,这些话更多来自网传的臆测,且没有定论
她对此的回答很直白:“不练了可能就没人喜欢了,我可以接受,开心就好”
这句掏心话其实不轻,喜欢和成绩一向捆在一起,她却拎出了“开心”这根线
更实际的观察是,这次直播后的捐赠让很多人把目光从质疑挪到了支持,留言里多的是祝福与安慰
11月11日跳水项目落幕后,她在11月12日凌晨晒出全运会现场图,写下:“没有白走的路,对错都是我的脚印”
这句很像她一路的注脚
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换句话说,哪怕结果不完美,也别删掉自己的痕迹
我喜欢这种把路认领回来的劲儿,它不喊口号,但能稳住人心
这场直播和随后的捐款,还有一层现实影响
在商业层面,她的纯粹形象和公益动作,会让愿意做正向合作的品牌更安心,减少过度商业化的争议
在体育层面,带伤参赛、面对生长变化而调整训练的经历,给了很多处在生长期的青少年跳水运动员一个可参考的路径
说白了,不是只有完美身材才配得上完美动作,关键是怎么和自己的身体好好谈判
在社会层面,这次捐赠直接把公众的注意力拉到乡村儿童身上,很多网友也跟着自发捐助或转发
接下来,值得继续看
有业内人士提到,相关公益机构或将在近日公布这笔捐款的具体用途明细,透明度越高,公信力越稳
体育媒体也可能做更深入的复盘,讨论她在技术、体能上的调整是否找到了新的平衡
训练中心的后续安排同样关键,伤病恢复进度和冬训计划,决定她下一阶段的起跳高度
对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不妨把耐心留给过程,而不是只盯着一场场的分数
说到底,这次“直播—捐赠”的连贯动作,是她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拉到更需要的人那里的一次转身
当一个顶级运动员把舞台的光分给孩子,舞台其实更亮了
如果要用一句话收尾,我愿意记住她说的那句:我很棒
这不是自夸,是一种朴素的自我认可,也是一种把路走下去的底气
来源:幸福驿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