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巴西东北部城市贝伦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一项聚焦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虚假信息的宣言于11月12日正式通过。
在巴西东北部城市贝伦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一项聚焦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虚假信息的宣言于11月12日正式通过。
由巴西与联合国联合发起的“气候变化正确信息倡议”,已获法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多国响应并签署,日本目前尚未加入该倡议。
此次大会将反击气候虚假信息列为核心议题之一。
这类虚假信息或为故意散布误导性言论,或刻意隐瞒关键事实,最终目的是拖延全球变暖应对进程。
在11月10日的COP30开幕式上,巴西总统卢拉发表讲话时,提及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的相关表态。
特朗普曾否认人为因素导致全球变暖,并声称“是时候再次打败反对者了”,这一争议观点也成为大会期间讨论气候信息真实性的背景话题。
新通过的宣言明确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基于科学依据的气候变化信息传播。
具体举措包括:在遵循言论自由原则的前提下,保障气候变化相关准确信息的普及;支持媒体开展真实可靠的气候议题报道。
加强国际合作并研发相关技术,以有效打击气候虚假信息,同时为从事气候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保护。
“忧思科学家联盟(UCS)”成员对气候变化虚假信息的传播表示担忧
总部位于美国的科学家组织“忧思科学家联盟”(UCS),也在12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气候虚假信息问题发出警示。
布朗大学教授蒂蒙斯・罗伯茨在会上分析了虚假信息泛滥的现状,指出“如今气候虚假信息无处不在,且不断演变出更复杂的传播形式”。
他认为加强事实核查工作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高级气候运动经理凯特・塞尔则在发言中强调气候虚假信息的危害性。
她呼吁:“虚假信息已成为威胁人道主义的主要因素,必须让COP30成为一场‘真相缔约方会议’,推动全球在气候行动中基于事实、凝聚共识。”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议题日益紧迫,信息真实性对国际合作的影响愈发凸显。
此次COP30通过反气候虚假信息宣言,被视为国际社会在统一气候认知、扫清行动障碍方面的重要尝试。
不过,日本等国暂未签署的态度,以及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虚假信息治理的争议,仍为后续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带来挑战。
目前,各国代表正就宣言后续推进细节展开进一步磋商,以期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全球协同应对方案。
来源:说一件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