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做个人IP,不妨从这些角度试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0:04 1

摘要:打造个人IP,不是喊口号,而是一次系统性的运营升级。本文从“定位、内容、渠道、工具”四个维度出发,手把手拆解新媒体人如何用结构化思维做出差异化表达。

打造个人IP,不是喊口号,而是一次系统性的运营升级。本文从“定位、内容、渠道、工具”四个维度出发,手把手拆解新媒体人如何用结构化思维做出差异化表达。

今天秃头老王给大家详细讲一下,个人IP在新媒体内容上的框架搭建,文章比较长,没耐心看完的可以退出了。

以下内容是我从业新媒体运营十多年来,个人实战经验总结。

首先一个新媒体账号,内容上面是有分类的,比如旅游、母婴。

我知道很多小伙伴看到这里之后,会想着内容上有分类,我们不是在做垂直的内容,那为什么会有分类?

这个观点其实是错的,垂直是没有用的,你一旦开始垂直,那你的自媒体之路就会非常的窄。

你既不是餐饮店的店长,你也不是玩具厂的厂长,你也没有具体的产品来销售,你在做个人IP,那你出卖的是你自己。

你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产品,而人是复杂生物,个人IP注定是多元化的。

我举个例子,像那些做自媒体干货教学的博主,他们有后端的产品或者服务,比如陪跑、咨询、代运营。

所以说他所有的内容产出,都是围绕着他自媒体干货在输出的,那他只能吸引到,喜欢他内容的人,他再从这个部分里面,筛选出来愿意为他付费的人。

如果说他想转型了,他不想干了,那他现在的粉丝账号价值就归于0,等于说重新起号。

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想把路走的这么窄,这种账号每一天都更新运营干货,需要你大量的去汲取知识,你会更新的非常非常难。

因为每一天都需要你大量的输出,大量的输入,竭泽而渔,总会有灵感枯竭的一天。

所以如果说做垂直账号的话,你不得不大量去汲取同行的知识,然后再输出,每天可能要花出很多的时间去学习。

但是变现路径非常单一,就是售卖单一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且很多产品不具备复购。

我相信大部分人做IP跟我一样,都是想轻松的赚钱,对吧?

你也总想着说,我现在来分享干货,先起号,起完号之后,我分享我的生活,粉丝喜欢的是我这个鲜活的博主,所以不管我分享旅游美图、工作感悟,也有人喜欢我,也有热度。

所以回到刚才的论点,做个人IP的你,根本就不需要垂直,因为我们就是要多元化,综合去发展的。

像我的自媒体账号秃头老王聊运营,我账号里面有教运营干货的,有我拍的商业客片,引导用户询盘的,也有我做的过往操盘案例总结的,看似乱七八糟,但影响我变现了吗?

并不影响我变现,比如商业拍摄,用户是通过地域长尾关键词,搜索找到我的。

要拍活动摄影的需求很明确,她也不需要关注我的账号,知道我能提供这块服务就成。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个人IP不需要做垂直,我既是新媒体运营,也是独立摄影师,还是短视频编导。

拍摄、剪辑、直播运营这些技能我都会,过往种种履历,造就如今的我。

第二点,我说下IP类账号内容,到底该怎么样做内容规划。

其实IP类的自媒体账号,内容分三大板块。

第一个呢,就是涨粉的内容,可以是干货输出,也可以是热点辣评。这块内容。要占到50%。

因为这个东西是用来涨粉的,内容你可以做教学,做干货,做知识分享。

那这一部分具体该发什么呢?如果说你前期不会的话,分享三个小点供参考。

第一个抄同行的选题,第二个跨行业抄他的结构,第三个核心就是你自己的思想。

会有很多博主,教你去看低粉爆款榜,而且还要买千瓜、新榜等第三方工具,个人觉得没必要。

你就平常从你爱刷的视频里面,去找你喜欢的,并且你向往成为的那个博主,看他分享什么,借鉴他的观点。

关于是否是爆款,你刷到他了,你觉得他还不错,进入他的主页之后,找找他的爆款短视频。

从他高热度的视频里面去找适合你的,你愿意输出的,跟你观点雷同的作品,这个选题就完全契合你的生活。

因为你可以做到言之有物,而且他已经帮你验证过了,这个就是热点。

至于框架怎么抄,你可以挑同行的框架,你也可以跨行去找。

比如说你想做母婴的,那你可以去抄,像我做口播的,大家都是拿一张嘴来输出的,你就可以抄我的框架是什么,别人的框架是什么。

他前五秒是怎么开头的,他的金句是怎么放的,他的框架是总分总,还是总分?

然后他的框架里面会不会有其他亮点,你可以专门找几个博主去对比一下。

我相信一对比,你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其实大家的说话框架差不多都那样。

首先提一个观点,然后1234,最后再总结一下,这是最适合大部分人的。

第三个小点就是核心,你抄完选题,然后列框架,内容就不要拼命的去看了。

找好选题之后,不需要过多的去抄别人的内容,先拿出来一张纸,根据你的框架,你的观点来想一想:我能否列出来1234言之有物的内容?

深度思考能力是一定要锻炼的,像我自己并没有列什么爆款选题库,我只是今天有所感悟了,或者是晚上我刷视频的时候,看到别人的观点好,我就把别人的选题记在我的手机备忘录里。

然后我准备拍的时候,我再拿出来自己想一下怎么说。

接下来我讲第2个内容,关于你自身的自我输出,这部分内容主要来表达你是谁,让别人了解你,喜欢上你,那主要分享点啥呢?

就是你的事件,只要你是人,身上是有N多标签的:单身、大龄、宝妈,甚至是我的婚姻,我的工作,我的日常。

这些都是紧密围绕着你的事件来分享的,你可以在你身上,去挖掘你的情绪,你的感受,这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通过这个视频关注到你的,肯定是先喜欢上你这个人,然后他点完关注之后,进入你的主页,看到你的干货分享,他会觉得,哇,这个人这么有趣,而且还这么言之有物,follow了。

所以第2点的作用,就是让那些喜欢看你干货的人了解你的整个内心,了解你整个人,因为通过你分享干货进来的那部分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你的个性,你要慢慢的从喜欢你干货输出的那部分人里面,筛选出来喜欢你这个人的,慢慢培养。

第3个部分就是去除掉一些白嫖党,他就是来奔着你的干货的,他不喜欢你这个人,那这些人看到你发自己的日常,他就会取关。

没有关系,这样的粉丝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大用,你要知道这些人日后也不会给你付费。

这3个作用对于你的账号成长来说非常重要,这些内容占你整个账号输出的30%,你根本不需要关注这30%的内容的数据,别在意点赞和关注,他不是用来干这个的。

等你发这种内容,确实没有太多的人给你点赞,点关注,但是因为这一部分人留下来的,筛选下来的,或者是新加进来的人,这一部分人的价值远远高于你的干货输出。

他是真正喜欢你的,日后这群人是真正为你付钱的,真正有价值的。

接下来我讲一下更新频率,新手要做到日更,就是每天1到两更,在前期这三个内容发出的比例是5:3:2

你要多发一些干货内容,因为你至少要有粉丝大量的进来,你才能筛选,才能转化,才能培养.

后期你的粉丝有2万往上的,你的比例应该调整为3:5:2,就是关于你自我输出的那部分要增加,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你,把你自己打包成一个产品,那种感觉应该是我这个人如此有趣,但是我有这么多的干货。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你去跟别人相亲的时候,别人看到了你的性格好可爱啊,他特别喜欢你,但是越了解越发现,哦,这个人原来是有干货的,这个人是有真才实学的,那就更喜欢你了。

如果说你前期干货不多,或者是你肚子里面没有那么多东西怎么办?就拿我这篇长文干货举例子。

把你想讲的框架,拆成一个又一个小的视频,可能每一个小点都能达到同样爆的效果,你的吸引来的粉丝会更多。

前期你无话可说,或者是你表达能力不行的时候,你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因为短平快的输出,它更符合现代人刷视频的一些节奏。

虽然我的文章阅读量不高,但是通过搜索关键词来的客资,还是有转化的。

所以做IP,一定要有后端的产品和服务承接流量。以上。

本文由 @秃头老王聊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