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泰山网讯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我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确保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泰安市自即日起至2026年3月15日,在全市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中华泰山网讯 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我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确保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泰安市自即日起至2026年3月15日,在全市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行动期间,市救助管理站完善发现机制,织密立体救助网络,重点强化街面精准巡查,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聚焦夜间、极端严寒天气、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加大对车站、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在建工地、废弃厂房、城乡接合部等流浪乞讨人员易聚集区域的巡查频次,确保“不漏一处、不落一人”。通过深化智能识别预警、大数据平台巡查等新技术应用,市救助管理站推动科技赋能救助,提升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效率与精准度。同时,市救助管理站统筹“平急两用”设施,在社区服务中心(站)、福利彩票站点、银行网点、户外劳动者服务点等场所,科学设置求助引导点、临时避寒点,前置救助关口,方便临时遇困群众就近受助。
市救助管理站凝聚社会合力,拓宽多元救助渠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合作、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社工机构、慈善组织、志愿团队参与街面劝导、站内照料、心理疏导、寻亲帮扶等工作;依托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夜间安保人员等群体,建立街面信息员队伍,健全“发现—报告—响应”机制,延伸救助触角;利用电视、报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宣传救助政策、公开救助热线与求助途径,鼓励群众提供线索,营造“全民关心、主动参与”的救助氛围。
街面救助环节,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耐心劝导、依规救助,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者护送至救助机构;对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联合公安核查身份并通报精防机构;对危重病人及时送医;对不愿入站者提供食品、饮用水、御寒衣物,留存求助方式并跟踪服务。入站后,工作人员将严格落实分区分类管理,细化饮食、住宿、卫生等照料,同步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就业扶持、寻亲帮扶;对身份明确者及时安排送返,对无法查明身份的长期滞留人员按规定落户安置。此外,对返乡受助人员定期回访,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巩固救助成果,防止再次流浪。我市民政部门将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救助响应体系,加强与气象、卫健、应急等部门会商,提前储备御寒物资、完善应急方案。市救助管理站要以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为抓手,探索寒冷天气救助新模式、新经验,加强对县级机构的指导。
记者:杨文洁
本文来自【中华泰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