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提“质”焕“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09:07 1

摘要:时间是历史的见证,镌刻着前行的足迹。当“十四五”规划即将画上圆满句号,阳泉这片充满活力的山城大地,正在砥砺奋进中绘就转型发展的壮丽图景,用一项项沉甸甸的成就,标注出铿锵前行的坚实步履。

开栏的话时间是历史的见证,镌刻着前行的足迹。当“十四五”规划即将画上圆满句号,阳泉这片充满活力的山城大地,正在砥砺奋进中绘就转型发展的壮丽图景,用一项项沉甸甸的成就,标注出铿锵前行的坚实步履。即日起,本报开设“‘十四五’阳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专栏,与读者一同回望耕耘之路、细数收获之实、凝聚奋进之力。报道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翔实的数据、深度的解读,全面展现“十四五”时期阳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梳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进一步汇聚起奋进“十五五”的磅礴力量。华阳集团二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化操作系统向井下设备发出指令,几百米深的地下,采煤机徐徐启动,开始割煤作业;山西平定中能建投全牛风电场,一座座巨大的风机“挥动”白色叶片,把风能转化为电能传送“上网”,为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提供“绿色动力”;山西兆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解铝分公司,73台经过改造的新型稳流电解槽高效工作,吨铝耗电量降低348千瓦时,降本成效明显……“十四五”以来,山西省阳泉市立足“以煤为基”的能源资源禀赋,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步伐,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稳定在95%以上,传统产业向“绿”向“新”势能强劲;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35%,“风光水火储”能源产业“多点开花”;分布式光伏、充电站基础设施、农村清洁取暖等工作稳步推进,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体系持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日益稳健。“乌金”蝶变“绿金”资源优势高效转化在华阳一矿,借助5G网络和井下“天眼”,地层深处的采煤作业实现“直播”。在调度指挥中心,一台台高清显示器实时呈现地下矿井的动态清晰画面。依托5G网络超低时延、高速稳定的传输特性,调度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能实时查看采掘作业现场的高清画面,还能迅速向井下设备发出精准指令。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推动煤矿传统产业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对煤炭开采持续进行智能化革命。“十四五”期间,山西省阳泉市共建成华阳一矿、二矿、新景矿等14座智能化矿井,进一步拓展了煤矿“智能化版图”。在此基础上,山西省阳泉市不断推动煤矿建设项目加快进度,释放一批先进产能,持续优化煤炭产能结构,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截至目前,山西省阳泉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稳定在95%以上。冬日,在华阳建投阳泉热电西上庄电厂,近200米高的曲线型间冷塔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壮观。该项目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环保高效型燃煤机组,发电标煤耗仅为280克/千瓦时,相较于传统火电机组,发电煤耗大幅下降。煤电产业是山西省阳泉市资源优势高效转化中的“排头兵”。“十四五”期间,裕光煤电2×100万千瓦煤电机组与华阳建投阳泉热电2×66万千瓦煤电机组均实现双机投运,山西省阳泉市超超临界大型煤电机组占比为62.64%。与此同时,存量机组的“三改联动”是山西省阳泉市煤炭清洁低碳利用的另一个主攻方向。目前山西省阳泉市已完成阳光电厂1、2、3号机组灵活性改造,4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以及河坡电厂1、2号机组灵活性改造。山西省阳泉市现役火电机组完成应改尽改,节能降耗和清洁高效水平不断提升。“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电源结构持续优化国投平定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北阳胜、北后峪、白家掌一带。在项目光伏厂区,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为电网输送绿色能源。山间成列的风车、连片的光伏板,是山西省阳泉市能源产业转型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成为山西省阳泉市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方式。山西省阳泉市锚定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目标,推动传统火电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探索出一条“先进煤电+新能源+储能电站”的低碳发展新路径。“十四五”期间,山西盂县粤电风电、山西平定中能建投10万千瓦风电二期、国能盂县上社10万千瓦光伏和盂县三峡20万千瓦光伏等项目并网发电,稳步提升山西省阳泉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截至2025年9月底,山西省阳泉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321.69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65.8%。“双碳”目标下,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进入加速期。平衡好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关键在于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建设储能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郊区500兆瓦/10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一期项目现场,承担着储存和释放电能重要任务的储能柜整齐排列,随时准备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项目负责人介绍,一期项目能一次储存20万千瓦时的电量,对电网进行“削峰填谷”,平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特性,对电网进行调频、稳压,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十四五”以来,山西省阳泉市积极布局发展储能产业,已形成“一全两多”的布局,即调峰、调频功能齐全,配套储能、独立储能形式多样,电化学、飞轮、抽水蓄能类型多样的产业布局。其中高新区青于蓝200兆瓦/400兆瓦时容释储能电站项目和郊区500兆瓦/10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一期已实现并网商用,山西省阳泉市储能装机累计达35.8万千瓦。绿色低碳引领风尚能耗双控稳步推进纯电公交车、纯电出租车行驶在大街小巷,绿色出行蔚然成风;高新区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首批100辆绿电重载车批量交付;鑫磊能源集团技改悬浮窑石灰生产线项目落成,预计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9000吨,减排二氧化碳2.16万吨……当前,绿色低碳正在山西省阳泉市生产、生活领域引领新风尚。一直以来,山西省阳泉市高度重视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工作,牢固树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意识,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控制能耗增量、降低能耗强度,以节能降碳引领绿色发展,能源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向“绿”而行,推进节能降耗,各企业是“主力军”。一直以来,山西省阳泉市各领域重点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技术改造,努力削减山西省阳泉市能耗存量;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构建节能审查、节能监察、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等制度体系,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十四五”以来,亚美水泥余热余气发电项目、日昌晶节电30%技改项目、冀东水泥厂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重点企业节能技改项目稳步推进,传统高耗能行业奋力提质转型。今年上半年,山西省阳泉市能耗强度同比降幅5.8%,排名全省第一。前三季度,山西省阳泉市规上企业能耗总量为242.95万吨标煤,同比降幅6.75%。同时,山西省阳泉市锚定提升能源民生属性,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在高新区南平台、高新区东区科技园、冀东水泥公司、东昌装饰城建材市场、市污水处理厂等多个园区、企业实施了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开发屋顶上的“阳光富矿”,提升企业绿电直供和降碳水平。仅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阳泉市就新增分布式光伏17.61万千瓦。此外,山西省阳泉市持续巩固农村清洁取暖,稳步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乡镇+公司+农户”的屋顶分布式光伏产业新业态,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同时,不断以绿色低碳引领新风尚。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