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错综复杂的妖书案,幕后黑手会是努尔哈赤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09:58 1

摘要:明朝万历年间,曾经发生过一桩牵涉到明朝皇室成员的迷案——妖书案,号称明朝四大疑案。此案十分错综复杂、迷雾缭绕,居然是来无踪去无影,先是稀里糊涂地出现,再是稀里糊涂地断案审案、最后又稀里糊涂地结案,直到今天,大家都仍然不知道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

明朝万历年间,曾经发生过一桩牵涉到明朝皇室成员的迷案——妖书案,号称明朝四大疑案。此案十分错综复杂、迷雾缭绕,居然是来无踪去无影,先是稀里糊涂地出现,再是稀里糊涂地断案审案、最后又稀里糊涂地结案,直到今天,大家都仍然不知道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

妖书案共出现两次。

第一次妖书案:万历二十六年五月,担任刑部侍郎的吕坤上《天下安危疏》,主要目的是请求万历皇帝节省费用,停止横征暴敛,以安定天下。

原本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劝谏类的上疏,但明朝的言官们又开始他们的本质工作,到处弹劾,唯恐天下不乱。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借此事大作文章,上疏弹劾吕坤,说他先写了一本《闺范图说》,然后又上《安危疏》,是“机深志险,包藏祸心”,“潜进《闺范图说》,结纳宫闱”,逢迎郑贵妃。

不久,一个自称“燕山朱东吉”的人专门为《闺范图说》写了一篇跋文,名字叫《忧危竑议》,以传单的形式在京师广为流传。“朱东吉”的意思是朱家天子的东宫太子一定太吉。把矛头指向了郑贵妃,又牵涉到太子。

吕坤躺着中枪,平白背黑锅,气得半死,但万历皇帝老奸巨猾,很善于和稀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快结束了这第一次妖书事件。所以这次事件并没有在明朝的朝堂上引起震动,除了倒霉蛋吕坤外,没有任何其他人受到影响。

但妖书是注定不甘心寂寞的,很快妖书第二次开始出来装神弄鬼、妖乱明朝。

第二次妖书案,才是真正的妖书案,妖气冲天的妖,妖气弥漫于书中的书!

第二次妖书案发生前,明朝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万历皇帝终于很不情愿地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一直坚持正统伦理的明朝文官集团终于获得了胜利。

但胜利过后,终于出事了,妖风妖气又开始出现在北京城中。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十一月的一个清早,内阁大学士朱赓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份题为《续忧危竑议》的揭帖,此帖指责郑贵妃意图废太子,册立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不仅朱赓收到了这份传单似的东西,之前一夜,已经在京师广为散布,上至宫门,下至街巷,到处都有。《续忧危竑议》假借“郑福成”进行问答。所谓“郑福成”,是指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当成。

书中说:万历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实出于不得已,他日必当更改;用朱赓为内阁大臣,是因“赓”与“更”同音,寓更改之意。首辅沈一贯和朱赓都是郑贵妃的帮凶。此书大概只有三百来字,但内容却如同重磅炸弹,在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因此书“词极诡妄”,因此称之为妖书。

一时间,几乎整个京城都在传播这份妖书,传播速度之快几乎赶上网络时代。

而且这份妖书极具杀伤力,牵涉到万历皇帝、郑贵妃、太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当朝内阁首辅沈一贯、内阁次辅朱赓等人,几乎把明朝皇室和政坛的重量级人物一网打尽。

万历皇帝震怒,立即命令东厂、锦衣卫以及五城巡捕衙门搜捕妖书的幕后黑手,但妖书就像妖风妖气一样,来无踪去无影,明朝又没有神探狄仁杰和洗冤录的宋慈,所以也就无法侦破妖书案。

但有人却利用妖书案搞起了党派斗争,因为妖书案中唯独没有提到内阁的另一位成员沈鲤,而首辅沈一贯和沈鲤又是冤家对头,所以沈一贯等人便将矛头对准了沈鲤和礼部右侍郎郭正域(也是沈一贯的对头),一时间,沈鲤和郭正域变成了妖书案的重大嫌疑人,但无论怎么审问,都没能找到沈鲤和郭正域的任何证据,案件的侦破陷入僵局。

不久后,东厂方面又捕获了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皦生彩,皦生彩揭发兄长皦生光与“妖书案”有关。东厂和锦衣卫如获至宝,大家都没有耐心去寻找、其实也找不到真正的凶手,那就只能屈打成招,只能让皦生光当替罪羊了。

第二次妖书案便以皦生光被凌迟处死草草结案,其实大家都很清楚,皦生光只是个倒霉蛋和背黑锅的,真正的幕后黑手根本没有落网,但万历皇帝不想再让妖书案变成妖怪祸乱京城,所以凶手只能是皦生光。

但妖书案真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谁也不知道。

一些喜欢明朝历史的网友们在网上有很多种猜测:

答案其实不复杂,妖书案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就可能是幕后黑手!

幕后黑手一:郑贵妃,大家其实都很希望是大反派郑贵妃搞出了妖书案,来阻扰朱常洛当太子,但问题是,郑贵妃这么一番折腾,只会给引火烧身、给自己挖坑掉下去,根本不可能动摇朱常洛的太子地位,除非郑贵妃真的脑子秀逗浆糊了,否则郑贵妃编造妖书的可能性不到1%。

幕后黑手二:首辅沈一贯,有人认为沈一贯搞出妖书的目的并不是针对郑贵妃或者朱常洵,而是为了对付自己的政敌沈鲤等人,所以利用妖书(其中故意不提到沈鲤)来折腾搞事,然后彻底干掉沈鲤,自己独自控制内阁,但这个代价实在有点大,万一被万历皇帝查出真相,沈一贯脑袋就得搬家。

幕后黑手三:次辅沈鲤,沈鲤搞出妖术案的目的和沈一贯基本一致,利用妖书案干掉沈一贯,自己独自控制内阁。但同样代价太大。

幕后黑手四:太子朱常洛,有很多网友认为,这场妖书案闹剧的最大受益人其实是朱常洛,朱常洛看似是妖书案的受害人,但其实是最大受益人,因为通过妖书案,朱常洛的太子地位更是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万历最终通过和稀泥的方式结束了妖书案保住了郑贵妃等人,所以万历在太子的问题上根本不敢再有自己的小心思,朱常洛的太子地位更加稳固,所以朱常洛是头号嫌疑人。

但操作这样一个惊天的政治大案件,需要有惊人的胆量、魄力和无比聪明的智慧计谋,朱常洛目前看来没那个能力,除非他身边有类似诸葛亮、王猛、张良之类的超级猛人,但明朝的历史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朱常洛虽然嫌疑很大,但他却没那个实际操作能力。如果朱常洛真有这个能力,估计明朝也不会灭亡了。

但我有个比较大胆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妖书案的幕后黑手根本不是明朝人,而是远在东北深山老林的建州女真部落的酋长努尔哈赤!

妖书案把明朝的朝廷搞得一塌糊涂、糊涂一塌,朝堂一片紊乱,一片混沌,沈一贯、朱赓、沈鲤等高级官员人人自危,就连郑贵妃、朱常洛、朱常洵也被搞得精神恍惚,怎么看大家都不像是幕后黑手。

既然说妖书案的幕后黑手是这场闹剧的最大受益人,那么明朝内部混乱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明朝内乱的最大受益人,仔细分析,好像确实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虽然一直长时间臣服于明朝,但野心勃勃,一直想造明朝的反。他当然非常希望看到明朝因为妖书案而内部发生动荡和混乱,最好朱常洛、郑贵妃、沈一贯等几大派别能斗个你死我活,明朝越乱,他越高兴。

妖书案发生的时间,大致在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左右,这个时期的努尔哈赤其实已经统一了整个建州女真,而且开始搞女真牛录制度,又不断派兵攻打海西女真,实力已经在所有女真部落中傲立群雄。

虽然这个时候努尔哈赤还不敢公然和明朝叫板闹事,但努尔哈赤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他非常有政治头脑,以他的政治水平,派几个间谍到北京卧底了打探情报,顺便收买些明朝的落魄文人,搞些妖书出来,在另一个政治战场上制造明朝内部的骚乱和混乱,也是很有可能的!

来源:东吴春秋历史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