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往年双十一,快递站早就是堆货成山、人来人往的热闹样——分拣员手脚不停,取件短信一条接一条发,取件的人排着队,老板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可今年不一样,不少人发现,双十一过了好几天,手机里的取件短信没几条,快递站也没了往年的火爆劲儿。
往年双十一,快递站早就是堆货成山、人来人往的热闹样——分拣员手脚不停,取件短信一条接一条发,取件的人排着队,老板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可今年不一样,不少人发现,双十一过了好几天,手机里的取件短信没几条,快递站也没了往年的火爆劲儿。
我家楼下开了5年快递站的张老板,最近就常叹着气说:“干这行这么久,从没见过这么冷清的双十一,每天的件数还没平时网购旺季多,这冷清劲儿,全是4个实在没法子的原因闹的。”
第一个原因,优惠套路绕晕人,大家懒得凑单了。以前双十一简单直接,要么直接打折,要么满200减50,算下来多少钱一眼能看明白,凑单也不费劲。可现在呢?优惠规则越来越复杂,预售付定金、跨店满减、直播间抢券、做任务攒积分抵钱……一套流程下来,光算账就得花半个多小时。
张老板说,他媳妇今年想买件羽绒服,预售定金100元,付了能抵200,还能叠加店铺满3000减500,跨店满200减30,直播间还有限量100元券,算来算去脑袋都大了,最后嫌麻烦直接放弃了。很多人都跟他媳妇一样,不是不想买,是实在没精力跟这些套路耗,干脆不凑这个热闹了——连买的欲望都没了,快递件数自然少了。
第二个原因,日常优惠不缺位,双十一“独宠感”没了。以前大家盼双十一,是因为一年就这一次大优惠,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趁这时候下手最划算。可现在不一样了,不管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超市,几乎月月都有活动,六一八、开学季、国庆档、双十二……优惠一波接一波,力度还不比双十一小。
就拿张老板自己来说,他想换个路由器,本打算等双十一买,结果国庆期间平台就搞“满100减30”,还免运费,算下来比预估的双十一价格还便宜20块,当场就下单了。现在大家都明白,没必要非得等到双十一囤货,平时有需要了,碰到合适的优惠就买,双十一的“稀缺性”没了,自然没人疯抢,快递量也就上不去。
第三个原因,消费更理性,不盲目囤货了。前几年双十一,很多人都爱“囤货瘾”发作——洗衣液囤半年的量,卫生纸堆得比人高,护肤品买够一年用的,总觉得“多囤点就是赚”。可后来发现,很多东西囤多了根本用不完,洗衣液放久了变质,护肤品过期了只能扔,最后反而浪费钱。
张老板发现,今年来取件的人,大多是买当下用得上的东西,很少有大箱大箱的囤货件。有个经常来取件的大姐就说:“以前瞎囤,最后扔了不少,现在学聪明了,缺啥买啥,哪怕贵个块八毛,也比浪费强。”加上现在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手里的钱更愿意花在刀刃上,不是必需品坚决不买,盲目囤货的少了,快递自然就冷清了。
第四个原因,快递时效“日常化”,不用等双十一收货。以前大家双十一疯狂下单,除了优惠,也有个小期待——虽然要等十天半个月,但拆快递的感觉像拆礼物。可现在,快递时效早就卷起来了,平时网购,上午下单下午到,跨省的也就一两天,“次日达”“当日达”成了常态。
双十一期间,快递也没慢多少,张老板说,今年他站里的件,大多两三天就能送到,最快的当天就到了。没有了“漫长等待后的惊喜”,双十一拆快递的仪式感淡了很多。而且,很多人担心双十一快递太多,会出现丢件、破损的情况,反而宁愿错开这个时间段买,避免麻烦——这也让双十一的快递量少了不少。
其实不光张老板的快递站,周边几家快递站情况都差不多。有个同行跟他聊,往年双十一每天能到两千多件,今年最多也就一千件,有时候甚至跟平时差不多。冷清的背后,不只是快递量的减少,更是大家消费习惯和心态的变化。
以前的双十一,是“不买就亏”的狂欢;现在的双十一,更像一个普通的促销日。大家不再为了优惠熬夜蹲直播间,不再为了凑单硬买不需要的东西,不再为了囤货而囤货——消费变得更冷静、更务实,也更注重体验。
这冷清劲儿,对消费者来说不是坏事,毕竟不用再被套路折腾,也不用为浪费钱后悔;对商家和平台来说,可能是个提醒:与其在优惠套路上下功夫,不如把价格放实在点、把服务做好点,毕竟现在的消费者,不吃“花里胡哨”那一套了。
最后想问问大家:今年双十一你下单了吗?有没有觉得比往年冷清?如果没买,是因为优惠套路太复杂、平时优惠也不少,还是觉得没必要囤货?如果买了,是买的必需品,还是忍不住凑了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感受!
来源:安逸的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