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弟球
编辑|弟球
土库曼斯坦它被称为"中亚朝鲜",实行极端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个国家有个奇特现象:他们把自己"阉割"了三刀,砍断历史联系、切断信息流通、限制经济交流,按理说应该混得很惨才对。2024年他们人均GDP却达到了17,953.85美元,比许多开放国家还要富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北接乌兹别克斯坦,东邻阿富汗,南靠伊朗,西濒里海。
这个国家的神秘程度堪比朝鲜,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极端。这个国家的网络是完全局域化的,外国主流应用和网站全部被封锁。土库曼人用的是自己的通讯软件。
这种极端的信息封锁始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土库曼斯坦独立之时。尼亚佐夫总统上台后,立即开始实施严格的信息管控政策。
他建立了一个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网络环境,所有国际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新闻网站都被屏蔽。当地人只能使用政府批准的网站和应用程序,这些平台全部由政府监控。
2000年左右,当世界各国都在拥抱互联网革命时,土库曼却反其道而行,加强了对网络的控制。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网络监管机构,任何试图使用VPN或其他翻墙工具的公民都会面临严厉处罚。这种极端的信息封锁政策使土库曼成为全球互联网自由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尼亚佐夫总统创作了《鲁赫纳玛》(意为"灵魂之书"),这本书被奉为国家"圣经",所有公民必须学习。从小学到大学,从公务员到普通工人,无人能逃过这本书的"洗礼"。
《鲁赫纳玛》内容包括尼亚佐夫对国家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的个人见解,充满了个人崇拜色彩。
这本书在1997年首次出版后,迅速成为全国必修教材。学校考试有专门的《鲁赫纳玛》科目,公务员晋升必须通过相关考试,甚至驾照考试也包含对这本书的内容测试。
这本"圣经"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土库曼全国各地建立了专门的《鲁赫纳玛》纪念馆和学习中心。首都阿什哈巴德中心有一座巨大的《鲁赫纳玛》纪念碑,每天定时开合,展示这本书的金色页面。
在尼亚佐夫执政期间,每个月的特定日子,全国媒体都要播放《鲁赫纳玛》诵读节目,公民被要求收听收看。
2006年尼亚佐夫去世后,这本书的强制地位才逐渐被取消,但其对土库曼斯坦社会的影响至今仍在。这种通过一本书控制全国思想的做法,是土库曼"历史阉割"的典型表现。
土库曼斯坦的"历史阉割"是从彻底的"去俄化"开始的。1991年独立后,尼亚佐夫总统迅速启动了全面清除苏联影响的运动。
首先是更改文字系统,从西里尔字母改为拉丁字母,切断与俄语文化的联系。接着是拆除苏联时期的雕像和纪念碑,代之以歌颂土库曼民族英雄的新雕像。
1993年,政府颁布法令,要求重写所有历史教科书,突出土库曼民族的"伟大历史",淡化苏联时期的贡献。
学校课程大幅削减俄语教学时间,增加土库曼语和《鲁赫纳玛》学习时间。政府甚至修改了一些历史事件的日期和细节,以符合新的国家叙事。
去俄化的另一个极端表现是改名运动。许多具有俄罗斯色彩的地名、街道名被更改为土库曼传统名称。
政府机构的名称也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甚至月份和星期的名称也被更改,1月被改名为"土库曼巴什"(尼亚佐夫的称号,意为"土库曼人的领袖")。
这种彻底的历史重构在1995年达到高峰。12月12日,土库曼向联合国提交了"永久中立"文件,获得官方认可,从此以"中立国"身份与世界交往,实际上是为闭关锁国寻找一个体面的外交包装。
这一年也被定为土库曼"黄金时代"的开始,所有官方媒体都必须使用这一说法描述国家发展。
土库曼斯坦的"第三刀"是经济上的自我阉割,表现为极端的经济保护主义。尽管拥有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储量,土库曼却对外国商品实行严格限制。
特别有趣的是,土库曼对中国制造的商品几乎完全抵制,而对日本商品却格外青睐。
在阿什哈巴德的商场里,你几乎看不到"中国制造"的标签,但能找到大量日本电器和商品。这种奇特的经济政策始于1990年代末。
尼亚佐夫认为,廉价的中国商品会冲击本土产业,而日本高端商品则能提升国家形象。因此,政府对中国商品设置了极高的关税和繁琐的进口程序,同时为日本商品提供便利。
2000年至2006年间,土库曼实施了一系列经济"自给自足"政策。政府大力投资本土制造业,尤其是纺织和食品加工行业。
同时,对粮食和日用品实行价格补贴,确保基本生活成本低廉。这种政策使土库曼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在尼亚佐夫去世后的2007年至2010年期间,土库曼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小幅调整,放松了部分进口限制,但仍然保持高度保护主义。
政府继续控制关键行业,外国投资只允许进入特定领域,且必须与本土企业合作。这种经济阉割政策看似应该阻碍发展,但由于天然气资源的支撑,土库曼经济反而实现了稳定增长。
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成功看似矛盾,实则有其内在逻辑。这个国家实施"三刀自宫"政策却能实现经济繁荣,主要原因在于其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天然气。
土库曼拥有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储量,这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
从1991年独立到2024年,土库曼天然气出口量稳步增长。即使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能源合作是土库曼不得不对外开放的领域。
土库曼建立了通往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天然气管道,确保了稳定的外汇收入。
特别是中土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中国成为土库曼最大的天然气买家,为土库曼提供了巨额收入。
土库曼政府将能源收入用于维持低物价政策。政府对水、电、气实行极低价格甚至免费政策,居民几乎不需支付水电费。
汽油价格也极为低廉,这使得土库曼人民的基本生活成本远低于周边国家。政府还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首都阿什哈巴德满是豪华建筑和宽阔道路,被称为"白色大理石之城"。
这种特殊的经济模式使土库曼人均GDP从1991年的独立初期不足1000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7,953.85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亚桃花源"。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单一资源,经济结构单一也是土库曼面临的潜在风险。
土库曼斯坦通过"三刀自宫"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依靠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支撑起表面繁荣的经济。资源禀赋有时能弥补制度缺陷,但长期看,单一资源依赖和极端闭关政策难以支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土库曼模式是特殊国情下的产物,很难被其他国家复制。
1. 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24年1月
2. 国际能源署《中亚能源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9月
3. 世界银行《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评估》,2023年12月
4. 中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后苏联时代中亚国家发展道路比较》,2022年6月
5. 俄罗斯科学院《尼亚佐夫时代土库曼斯坦政治体系研究》,2021年3月
来源:弟球说个球啊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