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问政路:在“看见”与“被看见”中凝聚治理共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08:00 1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新时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2025年10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主编的《看见你: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问政四川十年观察》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新时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2025年10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主编的《看见你: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问政四川十年观察》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凝聚着十年实践智慧的著作,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问政四川”平台2014—2024年的发展历程为主线,8个典型案例、9篇记者手记、10地市州经验,全景式展现了主流媒体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中的探索与创新,为新时代网络理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四川方案”。问政四川平台也于今年获得第35届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三等奖。

图书信息

作为国内首部系统记录省级网络问政平台发展历程的著作,本书以“看见你”为核心理念,深刻诠释“你”——人民群众在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书中通过“问政四川”平台十年间的实践轨迹,揭示了互联网时代群众路线的新内涵:从“键对键”的线上互动到“面对面”的线下解决,从单一的舆情收集到多元的协同治理,从被动的问题响应到主动的风险预判,构建起政府、媒体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生态。正如操慧教授在序言中所言:“‘你’和‘我’不再是对立式对视,而是彼此尊重、理解、体谅的互视——我关注着你,你关心着我,这是走向可以有同理心、同情心的互促,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文明新形态的探构。”

全书以“实践—反思—升华”为逻辑主线,分为“典型案例”“记者手记”“市州心声”“实践探研”四大板块,立体呈现了“问政四川”平台的创新实践与治理效能。在“典型案例”部分,读者可以看到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民生故事。截至2025年7月,“问政四川”累计收到有效留言64.98万件,办理率达96.26%,群众满意率96.82%,月活跃用户超8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桥”。“记者手记”部分则以一线记者的视角,记录了舆论监督报道背后的故事;这些手记不仅展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坚守,更揭示了“问政四川”作为“媒体+政务+服务”融合平台的独特价值——它既是民情民意的“传感器”,也是政策优化的“助推器”。“市州心声”与“实践探研”板块则从基层治理与学术研究的双重视角,深化了对网上群众路线的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样章

本书的出版,恰逢媒体融合国家战略实施12周年。这部著作既是对过去十年的系统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它告诉我们,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关键在于“看见”——看见群众的需求,看见治理的短板,看见技术的可能。对于党政干部,它提供了治理创新的实践样本;对于媒体从业者,它展现了融合转型的责任担当;对于普通读者,它揭示了个体诉求如何通过制度渠道转化为公共政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部著作无疑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宝贵的经验启示,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当技术向善与治理善治相遇,就能凝聚起共创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文案编审人员

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

让思想流动起来

四川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9月,是以出版社会科学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全国良好出版社”。

改革开放初期,以出版“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成为在全国有巨大影响力的地方人民出版社。四十多年来,陆续推出领袖画传书系、邓小平书系、近现代史书系、天下四川书系、论世衡史书系等众多双效益图书。

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人民出版社有四百余种图书在全国和省级图书评奖中获奖,多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近十年来,承担并完成了一百余种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出版项目。

四川出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四川人民出版社努力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政治立社、学术立社、精品立社”,创品牌、抓项目,融合出版渐入佳境,“走出去”工作逐年升级,行业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正向着全国一流出版社的目标奋力迈进!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网络购买渠道

微店

微书院

微电台

四川人民出版社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推荐申报出版机构,欢迎学者优秀成果选择我社推荐申报!

来源: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