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首夺!小米YU7斩获压铸界“奥斯卡”,3大硬数据打脸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08:17 1

摘要:11月13日,雷军微博官宣重磅喜讯:小米YU7凭借“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斩获2025国际压铸大赛最高荣誉“最佳结构奖”!这场由北美压铸协会(NADCA)主办的“压铸界奥斯卡”,此前常年被福特、通用、特斯拉等国际巨头包揽,小米不仅成为本届唯一获奖的中国

11月13日,雷军微博官宣重磅喜讯:小米YU7凭借“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斩获2025国际压铸大赛最高荣誉“最佳结构奖”!这场由北美压铸协会(NADCA)主办的“压铸界奥斯卡”,此前常年被福特、通用、特斯拉等国际巨头包揽,小米不仅成为本届唯一获奖的中国整车品牌,更以创新结构设计打破了“吨位即王道”的行业偏见。

这一奖项的含金量堪称行业顶级。NADCA作为北美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压铸行业权威机构,其评选标准覆盖设计独创性、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市场潜力四大核心维度,评委均为无利益关联的行业专家 。过往获奖名单中,特斯拉Model Y的一体化压铸后地板、福特的新能源车型结构件均曾上榜,而小米此次突围,标志着中国品牌在汽车核心制造工艺领域实现全球级突破。

小米YU7的获奖技术到底有多硬核?核心在于“20合1”的高度集成化创新——将传统分散的20个冲压焊接零部件,通过9000吨超大型压铸机一次性铸造成单一结构件。这种设计不仅让生产周期从传统工艺的数小时缩短至90秒,更带来三大关键提升: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7611N·m/deg,较传统设计暴涨35%,比肩豪华品牌水准;整车重量减轻18%,配合CTB电池包技术,CLTC续航直接提升8%,突破700公里大关;前舱空间利用率革新,开辟出141升超大前备箱,是传统燃油车前备箱的3倍。

更关键的是,这项技术直击用户核心痛点。作为车辆碰撞的主要传力路径,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能在碰撞时精准分散冲击力,通过“双侧塔顶传力”设计提升吸能效果,就像“双手俯卧撑”般增强车身稳定性,大幅降低乘员舱受冲击风险。易车此前拆解实测时就发现,该结构的传力路径设计在同级别车型中极为罕见,安全冗余显著领先。

技术突破已快速转化为市场实力。乘联会数据显示,小米YU7 10月批发销量达33662辆,上市后持续稳居新能源销量第一梯队,此前在辅助驾驶专项评测中也斩获亚军佳绩。一边是技术拿国际大奖,一边是销量稳步攀升,小米汽车实现了“技术落地+市场认可”的双重突破。

行业对比下,争议与讨论也随之而来。有网友质疑“9000吨压铸吨位不如小鹏16000吨,为啥能获奖?”,实则评委更看重结构设计的创新性——特斯拉Model Y仅6000吨压铸机,却靠结构优化成为行业标杆,小米则以“20合1”集成设计在安全性与空间平衡上实现突破,并非单纯比拼设备吨位。也有网友担心“技术加持会涨价”,但小米此前定价策略已明确,核心技术将普惠用户,不会因获奖盲目提价。

雷军在官宣时强调:“我们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用户打造更安全、可靠的用车体验”。这种“技术普惠”的思路,与他此前公开推荐小鹏、特斯拉等同行的格局一脉相承,既彰显了中国品牌的自信,也推动行业从“价格内卷”转向“技术竞优”。

如今,中国汽车制造正从“规模领先”向“技术引领”转型。小米的获奖不仅是单一企业的突破,更印证了中国品牌在一体化压铸、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你觉得这项“20合1”压铸技术会成为选车新指标吗?小米汽车的技术路线能复制到更多车型上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点赞关注,持续追踪中国汽车技术突破最新动态!

来源:多巴胺发射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