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安部发布了新的征求意见稿,这个文件是在2025年11月10日公布的,主要针对大货车,尤其是那些经常发生事故的重型车辆,过去很多事故是由于刹车失灵、司机疲劳驾驶或车辆盲区过大导致碰撞行人等情况引起的,现在新规定要求这些车辆必须安装自动刹车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公安部发布了新的征求意见稿,这个文件是在2025年11月10日公布的,主要针对大货车,尤其是那些经常发生事故的重型车辆,过去很多事故是由于刹车失灵、司机疲劳驾驶或车辆盲区过大导致碰撞行人等情况引起的,现在新规定要求这些车辆必须安装自动刹车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以及车道偏离警示装置,对于三轴以上的重型车,还要加装驾驶员注意力监测设备,用来防止司机在行车过程中打瞌睡。
新规对轮胎管理更严格了,三轴以上的货车和危险品运输车的转向轮必须安装爆胎应急装置,这不是小题大做,爆胎时能让车辆保持平稳不侧翻,确实能保住性命,集装箱车不能使用可翻转的骨架结构,避免货物在行驶中晃动掉落,储气筒压力需要提高到1000千帕以上,这样气刹才更可靠,纯电动半挂车如果侧面空隙超过一米,必须加装防卷入装置,否则人一旦被卷进去就很难救出来。
客车领域也有了新规定,过去客车主要依靠安全带和坚固车身来保障安全,现在这种做法已经不够用了,所有不设站立区的客车都必须安装自动刹车和电子稳定系统,长度超过六米的车辆还需配备全景影像或盲区监测功能,尤其是公交车和校车这类车型,因为驾驶员视野盲区容易引发事故,对于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的要求更为严格,除了要装注意力监测系统之外,还必须配备胎压监测装置,并且每个座位都要设置安全带提醒功能,座椅之间的间隔也调整到700毫米以上,这样在发生碰撞时乘客之间不会互相挤压。
新能源车这次要重点改进,很多人开电动车习惯用单踏板模式,松开油门车辆就会减速,但减速太猛容易让乘客感到不适,甚至晕车,新规要求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减速不能超过每秒0.8米,在静止或低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误踩油门,车子需要自动减速,还要发出声音和亮灯提醒,开车过程中屏幕不能播放视频或游戏,避免分散注意力,电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还得配备泄压装置,防止过热引发爆炸,最严格的是,新车启动后默认进入低加速模式,百公里加速时间至少5秒,想要更快速度需要手动切换模式,给驾驶者留出反应时间。
说实话这次新规确实严格,但并不是乱来,以前总是等到问题发生才修改规则,现在提前把漏洞都堵上了,重卡厂家和公交公司肯定得面对系统升级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新能源车企也要调整交互方式,用户已经习惯了一脚踩到底的那种畅快,现在却需要学着慢慢适应,集装箱运输的那些具体条款说明监管部门已经在关注物流链条里的风险点,不光管车辆,连货物怎么装载都要统一规范。
这其实是在推动行业变得更好,把安全标准提高上去,虽然短期来看成本会高一些,但从长远看,事故减少,保险费降低,司机也能更安心地工作,有些人抱怨说管得太细,可等到真的出了事,后悔也来不及了,新规没有写明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执行,但大家都知道迟早要落实下来,所以车厂现在就得行动起来,不然到时候车就卖不出去了。
许多车主可能觉得这事跟自己没关系,其实不是这样,现在路上跑的车越来越智能,安全配置也多起来,大家出门都更放心,没人愿意为了省几千块钱,去买一辆不带自动刹车的货车,安全这件事没法讨价还价,你只要愿意花点时间学学新功能,关键时刻它就能帮上忙。
来源:小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