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汉族,为什么“通婚激增”?我的亲自调研给你答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05:35 1

摘要:这次到新疆,我连着撞见维汉婚礼,而塔城市不同民族婚姻登记率已达20.9%

这次到新疆,我连着撞见维汉婚礼,而塔城市不同民族婚姻登记率已达20.9%

要是把时间拨回五年前,我会笃定地说:维汉通婚很少,几乎是新闻级别的特例

我当时在伊宁住了半年,习惯了在巴扎摸鱼、在街角喝奶茶,也习惯了回避一个问题——我和那位维吾尔族女孩的未来

我们分开,不是因为不爱,是因为现实里那股看不见的劲儿,像风一样往回拽

有人把拽人的那股劲儿归结为宗教,可我亲眼见过一些维族、哈萨克、塔吉克的年轻人大方又自由,朋友聚会照样热闹,聊天里追的剧、讨论的梗跟内地没两样

真正让人犹豫的,更多是社区里“要把女儿留在族内”的老观念,像个幽灵,四下巡逻

你很难说是谁在指挥,只是街坊打量的眼神、长辈含蓄的叹气、亲戚一句“再想想吧”,就足以让两个人慢慢退后几步

把女性视作“家族私产”这种说法,在学界有争议,我也不想简单化,但那股“锁女”的保守情绪,确实压在我们身上

五年后再回新疆,变化大得让我有点跟不上

刚落地就被朋友拉去随礼,新郎是汉族,新娘是维吾尔族

礼炮响完,舞台下大家一起跳起来,孩子们追着糖果跑,老人坐在台阶上笑

最打动我的是那种自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就是两个家庭凑在一起过好日子

我发了条朋友圈,半天不到,冒出来好几个“新疆女婿”,评论区一片起哄

有新疆朋友笑说“通婚都暴增了”,我得补一句:这更像一种体感,并非官方统计

更扎心的一幕在火车上

从莎车去喀什的车厢里,一位维族小妹妹和我聊天,她说表姐今年嫁给汉族,哥哥前女友也是汉族,她自己想找个像《甄嬛传》里果郡王那样的人,温柔、会心事

她笑起来的时候,窗外的胡杨像一排排金色的风铃

那一刻我意识到,很多墙已经从年轻人的心里悄悄倒了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先从信息流动说起

这五年,新媒体把新疆和内地之间的“信息墙”打穿了,新疆网络文艺创作主体接近一万人,年浏览量超过一万亿次,这不是小水流,是大江大河

喀什古城录《跑男》的那天,城门口挤满了人,维族女孩和汉族女孩一边追星一边互相借手机补妆,熟络得像同宿舍的小姐妹

你很难想象,在2020年,伊宁不少初中生还没接触过B站,喀什某些地方付一杯茶钱还得翻找零钱

现在的同步感,让彼此的生活像同频震动的两条弦,音色自然对上了

2024年底,新疆网络文艺家协会成立,紧接着就是一串明确的信号:用好的内容讲述当下的新疆

协会的主席海尼扎提说,要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的美好新疆;

自治区文联的邓选斌谈到完善人才与作品的扶持机制、支持平台建设

这些话听上去官话味儿重,但落地起来很具体——更多创作者、更多平台、更快的传播,最后都折在年轻人的审美和生活里

热闹的例子不少

比如《扎巴依的春天》,浏览量和下载量双双破十亿;

再比如网络纪录片《国宝里的新疆》,第一季全网播放量过了1.3亿

当舞台上的新疆越来越自如,舞台下的年轻人也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

你会看到迪丽热巴、古力娜扎在大屏幕上闪烁,也会在短视频里刷到小帕、土提的段子,甚至被那吾克热的节奏带着点头

文化的“同款”,往往比大道理更能消除隔阂

当然,再热的心,也需要制度层面的清风

2024年5月至10月,新疆户籍居民婚姻登记“全区通办”累计受理2747件,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往往就是年轻人跨城领证的一口气

我听到有姑娘笑说:原来“跑证件”是件麻烦事,现在只剩“跑向你”

而在更具体的社区层面,塔城市形成了多民族嵌入式居住格局,多民族家庭超过5000户,不同民族婚姻登记率达20.9%,哈尔墩社区更是达到30.7%

这些数字放在白纸上很平,但它们对应的是饭桌、节日、亲家之间的问候,都是生活里暖乎乎的部分

说到底,变化的核心是人

这届00后、05后在新疆长大,他们的朋友圈里有相互点赞的舞蹈视频、有一起追的动漫、有打卡同一家咖啡馆的照片

当“喜欢你”的成本从精神到现实都更低,他们做决定也更果断

我在喀什技师学院附近散步,路边小店里放着同一首流行歌,两个女孩一个说“我妈今天又给我介绍对象”,另一个笑着回“先看看眼缘”

你看,这种轻松的语气,本身就是一种时代感

转过头,也要诚实承认:不是所有家庭都已经放下顾虑

我在和田遇到一位叔叔,他说还是希望孩子“门当户对、习惯相近”,这并不难理解

餐桌习惯、节日安排、语言切换、对孩子教育的理念,确实需要双方耐心磨合

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过去那些“坚决不行”的态度,逐渐变成“先看看、再说说”,这就是风向

我把这五年的变化,归结为三股力量:新媒体打通“看见彼此”,城市空间增密带来“靠近彼此”,政策优化托举“成全彼此”

这三股力量叠加,才让“敢爱、能爱、好好爱”不再只是口号

而“通婚激增”四个字,更多是一种被看见的频繁度上来了,朋友圈里呈现得更密集了

谨慎说一句,整体趋势向好,但具体数量还需要更系统的统计与研究

到此,我最想对五年前的自己说一句:别太怪自己

那时的你被一层层现实包围,看不清未来的路;

而今天,这条路亮了很多

如果说当年的遗憾像一块石头,那就把它放在路边,当成一个坐下来歇口气的地方

见过人间冷暖,再走进一场被祝福的婚礼,你会格外珍惜那对新人交换的一个眼神

婚姻从来不是一张海报,而是柴米油盐的烟火气

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孩子在两个语言之间自然切换,父母在两个节日里来回忙碌,亲家在同一张桌上互相夹菜

当你发现“我们其实挺像”的那一刻,很多担心就会自己褪色

最后,还是要把话说完整

“通婚激增”的说法更多来自身边所见所闻,不代表全部地区、全部家庭的实际情况

至于那些把历史简单化的网络传言,比如把古人的婚俗直接套到当下,那就让它留在传言里吧

我们更愿意相信眼前这点实打实的温暖:有人相爱,有家接纳,有城在变得更包容

愿未来在新疆,喜欢就去追,结婚就去领证,团圆就把饭做热

当我们不再把他者当成他者,爱情才真正开始

来源:博学多才的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