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屏幕蓝光打在他油乎乎的眼镜片上,刚被裁员的第三个月,刷到那篇《爸爸,咱家为啥累死累活还穷》的文章。
```markdown
月薪三千到三万,普通人翻身的秘诀真不是拼命?凌晨四点,老张蹲在出租屋的塑料凳上敲键盘。
屏幕蓝光打在他油乎乎的眼镜片上,刚被裁员的第三个月,刷到那篇《爸爸,咱家为啥累死累活还穷》的文章。
转发量显示的小红点像烧红的煤渣,烫得人眼疼。
城西菜市场五点半的鱼腥味最冲鼻。
老王把三轮车停在三号摊位,裤脚还沾着昨天送快递溅的泥点子。
他摸出裂屏手机划拉两下,文章里那句“凌晨扫大街的大妈月入过万”让他手抖——上个月被投诉扣了三百,实际到手四千二。
隔壁摊煎饼的刘婶凑过来瞅,围裙兜里的钢镚叮当响:“这写文章的怕不是喝露水长大的?”
网友“搬砖小能手”在评论区晒出工资条:工地扎钢筋六年,从日结八十涨到一百五。
置顶热评是个叫“韭菜收割机”的账号:“光靠死工资,累死也翻不了身,我摆摊卖炒粉三年买了两套房。”底下有人回怼:“你那两套?城中村铁皮房也算房?”
人民路地铁口,穿褪色冲锋衣的小李攥着五部手机。
外卖箱搁在共享单车上,屏幕此起彼伏响着“您有新的饿了么订单”。
他记得文章里说流量能赚钱,上周试着拍送餐日常,播放量还没路边弹吉他要饭的老头多。
早高峰的人流撞得他踉跄,保温箱里撒出来的麻辣烫汤,在水泥地上画了道红油线。
网友“逆袭锦鲤”晒出后台数据:某篇育儿经阅读量破百万,广告分成四万八。
第三条热评是开滴滴的老陈:“风口来了猪都能飞?那也得先找着风口在哪旮旯啊!我拉过最牛的乘客,上车就说要改变世界,下车忘付十二块车费。”
城中村理发店的转灯昼夜不停地转。
阿强给客人刮胡子时,刀刃在泛青的下巴上游走,听着老主顾们扯闲篇。
穿西装的房产中介说上月开单提成三万,旁边等位的装修工老周嘬着烟屁股:“我贴瓷砖一天四百,但得给老家寄三百五。”剃头刀突然打滑,在客人脖子上划出细血丝,阿强赶紧用酒精棉按住,听见自己心跳比吹风机的嗡嗡声还响。
```
来源:美美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