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 TechX第三期《算力智驱边缘化,澎湃新质生产力》专场直播成功举办。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贾珊珊、英特尔商用客户端产品总监孙峪、超聚变工作站产品总监周洵三位行业专家受邀出席,由超聚变工作站解决方案架构师冯渊主持,共同围绕工作站产业变
近日,2025 TechX第三期《算力智驱边缘化,澎湃新质生产力》专场直播成功举办。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贾珊珊、英特尔商用客户端产品总监孙峪、超聚变工作站产品总监周洵三位行业专家受邀出席,由超聚变工作站解决方案架构师冯渊主持,共同围绕工作站产业变革、技术趋势及边缘场景创新价值展开深度交流。
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算力作为核心支撑力量正面临形态与应用场景的重构。工作站作为专业算力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工作室场景,而是与边缘计算、AI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激活产业创新的关键引擎。
谈及工作站的生产力革新,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贾珊珊首先从行业视角切入。她指出,算力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动力,工作站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近年虽快速发展,但传统产品价格偏高的问题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随着“新质生产力”战略规划以及多地“算力券”补贴政策的落地,新一代工作站的生产力内涵正被重构。
“新一代工作站需在保留高性能、高稳定性核心优势的基础上,更突出包容性——通过灵活配置、场景适配性提升及性价比优化,让更多中小企业和创新团队用得起专业算力。”贾珊珊的观点得到了现场嘉宾的认同。
对于工作站的基石与边界以及工作站和普通PC的区别,英特尔商用客户端产品总监孙峪从算力特性角度展开了分析:“工作站介于服务器与PC之间,对ECC内存的支持、更强的内外扩展能力(如多PCIE插槽、丰富外部接口)以及更高的稳定性要求,使其区别于高端PC。这也是芯片厂商与OEM伙伴均单独布局工作站产品线的核心原因。”工作站与普通PC在稳定性、扩展性、ECC内存支持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工作站绝不是单纯扮演“高性能PC”的角色这么简单,它承载的是专业场景中不可妥协的可靠性。
当工作站走出办公室,边缘场景成为其新的发力点。超聚变工作站产品总监周洵分享了超聚变的独特优势:“多数厂商基于PC研发工作站,而超聚变作为服务器行业专家,将服务器核心理念下放到工作站设计——BMC远程运维能力、高功耗散热方案,以及服务器级‘五个9’的稳定性标准,均赋予产品适配边缘严苛环境的底气。”他以智慧工厂产线实时虚拟渲染场景为例,点明了超聚变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工作站的未来发展,孙峪聚焦AI与传统应用的融合:“当前CAD等传统应用与AI的结合尚处起步阶段,未来物理仿真、建模渲染等负载将深度融合AI技术,减少人工干预并提升效率。从创意、设计到3D建模、渲染的全流程,都将进入AI赋能的新阶段。”英特尔期待与超聚变深化合作,推出更多优质产品。
周洵则提出两大核心趋势:“一是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硬件架构升级,单路CPU搭配多GPU(一路四卡)将成为主流,双路多卡方案逐步减少;二是商业模式革新,未来工作站将从纯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行业解决方案’模式,联合ISV提供开箱即用的边缘侧行业应用,实现快速部署。”
超聚变工作站解决方案架构师冯渊总结:“工作站已从孤立的性能工具,进化为融合算力、智能与工作模式的新生产力引擎。它既支撑着设计、仿真等当下核心需求,更以包容、可靠、智能的姿态,向工厂、路边等边缘场景延伸,重塑生产力边界。”
本次2025 TechX第三期直播,帮助行业从业者清晰理解了工作站产业的变革逻辑,洞察技术发展方向与应用趋势,也展现了超聚变在工作站领域的技术理念与实践路径。未来,超聚变将继续依托服务器级技术优势,深化与英特尔等伙伴合作,聚焦边缘计算与AI融合核心场景持续创新,为各行业提供更专业、更贴合场景的工作站产品与解决方案。
来源:丫说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