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瘫、农妇、诗人,这三个标签随便哪一个都够人喘口气,她偏偏一把全收了,还顺手把“诗集卖到十万册”塞进兜里。2014年冬天,《诗刊》编辑刘年把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贴进公众号,当晚阅读量破百万,留言区炸成烟花:有人喊“流氓”,有人喊“天才”,更多人悄悄把链
脑瘫、农妇、诗人,这三个标签随便哪一个都够人喘口气,她偏偏一把全收了,还顺手把“诗集卖到十万册”塞进兜里。2014年冬天,《诗刊》编辑刘年把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贴进公众号,当晚阅读量破百万,留言区炸成烟花:有人喊“流氓”,有人喊“天才”,更多人悄悄把链接转进“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配文只有一句——“这女人敢写”。
我第一次读她的诗,是蹲在地里给苞米拔草,手机信号2G,页面卡成PPT,却硬生生把那十行字读完。起身的时候腿麻得跟不是自己的,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原来心跳可以这么吵。她写“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把“睡”看成了“活”——可不就是这样?枪林弹雨的是命运,是残疾,是村里人看她走路像鸭子发出的笑,是二十年穷得只剩一台旧电脑还坚持写到凌晨两点的孤。
有人酸她“运气好撞上流量”,我信,但流量也怕狠人。她每天雷打不动写四五小时,键盘敲烂好几个,中指关节鼓成小山。写不出就喝一口自来水,含在嘴里咕噜咕噜,像给发动机降温,接着再敲。2015年出版社找上门,她第一句话不是“多少钱”,而是“印厚一点,农村厕所没纸”。书一出,她真的把样书撕成三份,一份垫桌角,一份塞茅坑,一份拍照发微博:销量从我这儿先开始。
再说爱情。2021年她和小14岁的养蜂人杨槠策谈恋爱,直播间里他给她剥橘子,她笑得像200斤的孩子。网友刷弹幕“扶贫”“母子”,她回怼:“我扶的是蜂箱,不是男人。”一年后家暴新闻上热搜,照片里她额头鼓包,我隔着屏幕都疼。可她第二天就发诗:“他打我,酒味还没散,我先把动词摁进标题。”行,还是她赢了,把伤口当逗号,句子继续往下走。
现在她46岁,住在横店村老家,门口两棵柿子树,一棵叫“月光”,一棵叫“左手”。每天黄昏她搬小凳子坐中间,用语音转文字写新作,河南飞的灰喜鹊落到键盘上啄回车键,她就多了一行外挂。有人问她啥时候停笔,她吐字不清却蹦出脆生生的五个字:“等我断网了。”
我算看明白了,余秀华压根没翻盘,她直接把盘掀了:残疾不等于励志,农村不等于落后,女诗人也不等于温柔。她让诗歌长出倒刺,谁碰谁流血,可流完血还想再摸一下。那股热乎劲儿,就是活着本身。
所以别再问她成功不成功,她早把成功扔进茅坑当草纸。她只剩一句实话:写一天,就赚一天的真实。
来源:拾遗补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