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网红美食火了!几十元一份刷屏社交平台,有门店直接卖断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20:41 1

摘要:60块排队半小时买到的固体杨枝甘露,回家拆开发现就是芒果块拌酸奶,那一刻钱包和智商一起被掏空。

60块排队半小时买到的固体杨枝甘露,回家拆开发现就是芒果块拌酸奶,那一刻钱包和智商一起被掏空。

杭州湖滨in77负一层,下午三点,队伍拐了三个弯。

店员把半个芒果切丁,舀两勺厚酸奶,撒西米和葡萄柚,装进透明塑料碗,贴上贴纸,一份59块。

前面的小姑娘边拍视频边说,发完朋友圈就回本。

两个小时后,这家店挂出卖完歇业的牌子,黄牛把价格炒到88,还是有人掏钱。

有人连夜复刻,楼下水果店买芒果8块,酸奶6块,西米2块,成本16块,做出来三碗。

照片发到群里,被问最多的是,哪里不一样。

答不上来,因为真没区别。

商家说用的是泰国水仙芒,海南的贵妃芒就不配吗,没人回答。

去年奶皮子糖葫芦也这么玩,北京南锣鼓巷最高卖到38一串,抖音播放量二十亿。

三个月后,仓库里堆着成吨的奶皮子,厂家在1688挂出清仓价,五块一斤,运费自理。

再往前,是椰子蛋、爆浆酸奶麻花、脆皮五花肉,剧本一模一样:先排队,再涨价,再断货,再消失。

留给街面的,是一排贴着转让红纸的小窗口。

年轻人不是不知道贵,是怕错过热度。

朋友圈九宫格缺一张图,就像晚高峰的地铁没挤上去,被丢下的人只能等下一班。

可下一班永远更挤。

数据说,今年上半年小红书网红美食笔记涨了七成,差评也跟着涨两成。

大家一边骂一边掏手机,生怕点赞晚了,流量就跑了。

商家早算准了心理。

厚酸奶换成希腊式,价格能再提十块;芒果削成兔子形状,又能加五块;把碗换成透明手提袋,拍照显腿长,再涨五块。

成本没动,毛利翻倍。

有人采访供应链,一碗物料加起来不到八块,房租人工摊下来也就十二,剩下的都是情绪税。

情绪税最值钱,也最不值钱。

今天愿意为它排队,明天就能为别家掉头。

抖音热点周榜显示,一款食物从爆红到跌出前五十,平均只要二十一天。

比芒果过熟还快。

门店来不及改装修,只能换贴纸,把固体杨枝甘露划掉,改成固体榴莲忘返,配方不变,价格再涨十块。

循环继续。

真正被割的不是钱包,是时间。

工作日午休一小时,全花在排队,吃到嘴只剩五分钟。

老板不会因为你打卡就给你加薪,客户也不会因为你朋友圈好看就签字。

热度过去,账号没涨几个粉,工资条一分没多。

回头一看,六十块够买三杯正常杨枝甘露,还能加寒天和脆波波,坐在空调房慢慢吃,不用晒太阳。

有人把剩余材料装进保温杯,带去公司当下午茶,被同事问链接,答自制,对方瞬间失去兴趣。

可见大家追逐的不是味道,是社交货币。

货币贬值,票子变废纸,只剩血糖升高。

医生提醒,一份固体杨枝甘露糖含量相当于十二块方糖,需要跑步十公里才能消耗。

排队两小时,拍照五分钟,跑步十公里,时间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城市需要新话题,商场需要新客流,年轻人需要新标签,三方一拍即合,食物本身成了最不重要的一环。

下次再看到长队,先打开外卖软件搜同款,十块能买到的快乐,别花六十块去证明。

省下的五十块,放进抽屉,年底能换一张回家的机票。

真正的幸福感,不靠塑料碗装。

来源:番茄妹要当美食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