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WCBA历史最佳战绩、村BA卫冕、两家新公司、六家篮球学院、2亿估值、50万捐灯光球场……一年之内,他把名片上“前国手”三个字升级成“产业操盘手”。
44岁,龚松林把“退役”两个字翻了个面——不是句号,是冒号。
WCBA历史最佳战绩、村BA卫冕、两家新公司、六家篮球学院、2亿估值、50万捐灯光球场……一年之内,他把名片上“前国手”三个字升级成“产业操盘手”。
今天不聊情怀,直接拆招:一个没背景、没官位的篮球人,怎么把球场影响力变成真金白银,又把真金白银埋回土里,长出下一茬苗。
---
一、把“小快灵”写成官方教材
2023年3月,中国篮协技术报告里第一次出现“福建女篮进攻模型”附图,蓝底白线,像心电图。
那是龚松林用一年工夫,把平均身高不足1米85的福建姑娘,练成WCBA回合数第一、三分出手占比48%的“电动小马达”。
官方用语叫“空间动态进攻”,翻译成人话:五个人像打地鼠,谁出空位谁出手,两秒内球必须离地。
这套打法直接干到四强,创队史纪录。
篮协没发奖金,发了一张聘书——全国教练员培训班讲师。
别的教练讲战术板,他直接掏手机,放一段女篮姑娘跑位动画,台下CBA少帅集体扫码。
知识点:竞技体育里,谁先被写进官方教材,谁就拥有“标准制定权”,后面做培训、卖课程、签装备,全是复利。
---
二、村BA的200万,不是奖金,是“乡村振兴门票”
2023年8月,贵州台江台盘村,最后一秒,晋江池店队外援(其实是本地卖牛肉的)三分绝杀。
比分牌定格,全场喊的不是“MVP”,是“龚导,明年还来!
”
那一刻,龚松林手里攥着两张支票:一张200万乡村振兴基金,一张自己掏的50万。
他把50万直接换成灯光球场,坐标晋江池店,白天小孩练球,晚上村民跳广场舞,24小时不熄灯。
政府一看,这回报率比招商推介会高多了,顺手把“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点”牌子挂上去。
知识点:国家乡村振兴资金池子一年几千亿,想分一杯羹,得先做出“可复制的样板”。
灯光球场=样板,200万=门票,后面再来谈青训补贴、赛事落地、土地配套,一路绿灯。
---
三、商业版图:从“篮球培训”到“运动康复”,中间只隔一张医保卡
很多人以为龚松林做培训,无非租个球馆、招几个学员。
他偏偏把公司拆成两瓣:
A公司——“松林篮球学院”,和李宁合营,福建六家分院,年流水4000万,核心产品是“3-12岁标准化教案”,一本教案卖3万,卖给谁?
下沉市场的小机构。
B公司——“松林运动康复”,对标美国EXOS,队医、康复师、体能师三位一体,签的是WCBA、CBA球员保单,一单保费10万起,医保不报的它全包。
两套系统跑通,家长送孩子学球,顺带给自己买运动损伤险;球员做康复,顺手给娃报夏令营。
闭环形成,资本马上闻着味来。
《闽商》给他算了一笔账:两家公司总估值2亿元,市盈率15倍,比纯球馆生意高3倍。
知识点:体育产业链里,培训是流量入口,康复是利润发动机,中间用“专业信任”黏住用户,比卖球鞋香多了。
---
四、夫妻档“双教练”:把家庭也设计成产品线
卞兰2023年出任中国U18女篮助理教练,夫妻俩成了CBA/WCBA现役唯一“双教练”家庭。
双胞胎女儿6岁,已进福建省少儿梯队,但龚松林的原话是:“我不当爹,我当教练,她们随时可以申请‘转会’。
”
翻译一下:把亲子关系拆解成“球员—教练”契约,降低情绪内耗,也避免“星二代”标签。
对外,这是一段佳话;对内,这是成本最低的“青训试验田”。
孩子真打出来,品牌故事升级;孩子不想打,也不伤感情。
知识点:体育明星做青训,最难的不是技术,是“家长身份”与“教练身份”冲突。
龚松林提前把两条线分开,家庭即战队,战队即公司,情绪成本归零。
---
五、跨界马拉松:把“篮球影响力”折现成城市流量
2023年12月,厦门国际马拉松官宣:龚松林出任形象大使。
篮球人跑马拉松?
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实则流量互补:
马拉松需要“专业体育+大众参与”的双重背书;
龚松林需要“非篮球场景”触达新中产。
一纸合约,他拿到100万代言费,外加厦门体育局承诺:未来三年“篮球+路跑”融合赛事优先合作方。
知识点:城市IP运营已进入“混搭期”,谁能在两个垂类里都有话语权,谁就能拿到政府整合营销的大单。
篮球教小孩,马拉松服务白领,两边数据一合并,就是福建最精准的运动人群数据库,估值再翻一番。
---
六、给中国体育人一张“转型路线图”
龚松林这一年,把“退役焦虑”拆成四步解法:
1. 用战绩换话语权——先让官方替你背书;
2. 用公益换政策——把公益做成样板,换政策红利;
3. 用信任换产业链——培训做入口,康复做利润,闭环生金蛋;
4. 用家庭换时间——把下一代变成产品线,降低试错成本。
四步走完,他不再是“福建名宿”,而是“体育产业小巨人”。
下一程,他盯上了“篮球+文旅”赛道:把灯光球场复制到每一个县域,配套民宿、赛事、电商直播,用球票换房票,用房票换农产品销售额。
如果成功,中国2800多个县,每个县都想要一个“龚松林”。
那时,2亿估值只是起点,真正的天花板,是“把篮球打成新基建”。
---
结尾没有金句,只有一张时间表:
2024年5月,全国U系列青训营落地晋江,龚松林任总教头;
2024年8月,贵州村BA外援政策开放,职业教练可注册;
2024年10月,厦门马拉松“篮球嘉年华”赛道首次对外开放。
三件事,全写在他手机备忘录里,打钩一项,市值加一圈。
退役不是终点,是把自己也变成一颗球,精准投篮,打板入框——
篮板上沿,写着下一行计分:
“龚松林,44岁,继续加时。
”
来源:世界杯的梦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