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合作部、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论坛围绕“中国—西班牙文明互鉴”主题开展对话交流,以期推动两国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互信、交流与互鉴。
11月4日,“中国—西班牙文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搭建面向未来的知识共享体系与行动框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学术力量。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合作部、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论坛围绕“中国—西班牙文明互鉴”主题开展对话交流,以期推动两国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互信、交流与互鉴。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长华金·戈亚许·戈尼、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副司长李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出席并致辞,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视频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主持。
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和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作为两国的一流学府,都肩负着以教育促进人文对话、以思想引领未来发展的崇高使命。自“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两校携手推动典籍互译、密切青年交流、深化学术互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华金·戈亚许·戈尼表示,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携手创建的“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两国科研、教学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本次论坛的召开是中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激发新思想,开辟对话新路径。
姚敬表示,“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为两国教育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了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师生通过实地考察、学术交流等形式,与康普顿斯大学师生增进相互了解,推动交流进步。
李海表示,面向未来,要发挥“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的平台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提升该中心的平台集聚效能,团结更多合作伙伴共商共建,推动教育合作创新。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两校携手同行,进一步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繁荣发展贡献智慧。
范迪安表示,文明交流互鉴和艺术创新是中国与西班牙共同的主题,两国间各种形式的艺术交流和创作实践表明,两国艺术的对话与交流是“看得见”的图景。论坛期间开幕的中西两国造型艺术展,展现出中西两国艺术家特别是青年一代相互对话与交流的宽阔前景。
于长学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共同举办此次论坛,不仅是两国高等教育界落实双方高层共识的具体行动,更体现双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期待把“中国—西班牙文明论坛”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合作、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教授杨慧林提出,当前文明对话应实现更深层次的文明交流互鉴与共存;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拉奎尔·蒙赫·阿尔法罗以“爱”为脉络,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及艺术家交流实例的讲述,论证了文明交流的核心在于发现、尊重、钦慕和共同成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以“无边的现实主义”为核心,对比了中国“山水”艺术的内向观与西班牙“骑士”精神的外向观,探讨现实主义对当下的启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振江从中西交流重要典籍《明心宝鉴》引入,回顾了中西文化交流及中西典籍翻译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主任李静分享了本系的人才培养心得,展望了深化合作以推动两国文明长期交流、持续发展的未来路径。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伍倩主持。
圆桌交流现场
圆桌交流环节,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洋,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院长、西班牙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常福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经理郭利群,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教授、西班牙语国家中国学研究学会副会长劳尔·拉米雷斯·鲁伊斯围绕中西两国文明表达与对话实践,从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文化传播、语言翻译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入交流。圆桌交流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主持。
当天下午,三个专题研讨会同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艺术、文学、语言学等不同领域出发,围绕“人与自然:中西艺术中的世界再现”“西语文学中的世界图景:经验·叙事·价值”“西班牙语语言学前沿研究”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展览现场
论坛举办期间,“对焦:中国—西班牙文明互鉴造型艺术展”同步展出,展出作品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与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的代表性作品。
来源:中国美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