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护肤化”创新如何更进一步?品牌需要知道的5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20:01 1

摘要:防晒“护肤化”创新如何更进一步?品牌需要知道的5点

消费者对防晒产品的期待已经不止于紫外线防护,我们的调研显示,59%的中国防晒产品使用者认为产品应具备更多护肤功效。

而根据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2024-2025年发布的防晒新品中超过一版宣称具有保湿功能,约30%标榜“适合敏感肌肤”。

这意味着品牌需要以更具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方式推动防晒产品“护肤化”,从而实现新的增长机会。

本文将分享英敏特分析师总结出的防晒产品“护肤化”的五大战略方向,并携手Susonity的美容与防护部门全球营销总监Elena Nunno,从原料企业的专业角度探讨这一趋势。Elena是深耕化妆品行业的专家,在推动创新和增长方面拥有25年的经验。她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她主要关注调整公司的营销策略,推动新产品开发。

01. 以“防晒三明治”趋势为导向进行创新

“防晒三明治”(SPF Sandwich)护肤法——即在妆前和妆后都叠加防晒产品——正成为热门趋势。尽管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话题往往转瞬即逝,但如果定位得当,这一趋势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

品牌可从以下方向切入:

强调便利性与防护强化效果

英敏特研究显示,消费者在选择防晒产品时最看重“使用便捷”与“防护持久”两大特性,因此可突出此方法简单易行且防护更全面。

优化肤感与层叠体验

通过轻盈、防汗的质地设计,解决叠加使用时常见的搓泥或油腻问题,例如采用喷雾型或新兴的刷头型防晒,让产品能无缝叠加于妆容之上。

Susonity的观点

“我们将防晒三明治趋势视为需要多相兼容、成膜完整性和感官优化的配方挑战。

功能性二氧化硅/云母混合物等粒子填充剂可减少油腻和粘稠,提升涂抹性能/补涂舒适度,同时不影响防晒效果。部分填充剂会对防晒指数值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减轻防晒霜的负担。该产品还可以在控油、柔肤和打造哑光感的同时保持透气,非常适合叠涂。

可考虑将粉末、气垫和带刷头防晒霜定位为‘智能防晒补涂产品’,富含护肤活性成分、光学增强剂、感官粉末和无机防晒霜,可满足城市生活/随身携带需求,实现最佳防晒效果。”

Elena Nunno, Susonity美容与防护事业部全球市场总监

02. 巧用“韩妆3.0”浪潮

防晒新品中提亮功效的诉求正在增加。在巴西,约有三分之一的防晒产品使用者最看重自然光泽感。

提升提亮功效的策略:

借助2025年韩妆浪潮(K-Beauty),聚焦健康光泽、肌肤屏障健康以及科学配方,强化产品的提亮卖点。

研发针对深色肌肤的韩妆灵感防晒产品,可参考 Galskin的创新做法。

Susonity的观点

“高防晒配方通常依赖于无机过滤剂,这种过滤剂会造成泛白/哑光效果,与润肤美学相悖。将高度透明的涂层矿物过滤剂与功能性填充剂相结合,作为光学调节剂,实现柔化妆效。这些粒子调节光线扩散、增强表面光泽,打造透气光泽感。

添加增强光泽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支持平衡色素沉着和抗氧化防御,有助于保持健康肤色。屏障呵护成分,尤其在防御紫外线压力方面,有益于敏感肌或深色皮肤。”

03. 把握“长寿美容”趋势

预防衰老迹象是购买防晒霜的首要驱动因素。在加拿大,57%的防晒产品使用者因关注衰老问题而更频繁使用防晒,相比之下仅有56%是为了预防皮肤癌。

因此,主打生物年龄、预防衰老和针对细胞衰老的长寿护肤趋势将强化防晒产品的“护肤化”。

可采取的策略包括:

利用衰老模拟工具,如Haut.AI的SPF Truth Booth强化产品功效展示。

考虑维生素D在长效护肤中的作用,可通过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补剂或采用活性维生素D防晒技术(如Boost Lab的Goody Goody Sun Drops SPF 50+)实现。

融入潮流的抗衰活性成分,如PDRN、ATP和NAD+,提升产品科学感与功效感。

Lacidem 通过在其产品“NAD+ 保湿水滴防晒乳 SPF 50”中运用 NAD+ 等活性成分,在防晒创新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来源:Lacidem

Susonity的观点

“打造既能补水、提亮和修复,又能有效防晒,同时保证稳定性和感官优雅感的混合防晒产品,是一项复杂的挑战。一些活性成分可能会导致搓泥、粘稠或油腻,尤其是防晒成分含量高的配方。功能性填充剂作为轻质润肤剂和成膜剂,有助于重新平衡感官体验。

即使防晒测试证实了产品功效,人们仍可能认为更轻盈、质地更像护肤品的防晒产品的防护功效不够理想。光学调节剂可打造明显的‘面纱感’/光泽,传递防护信号;而含特效颜料的着色配方则能增强覆盖效果的视觉感知。”

04. 关注GLP-1类药物的影响

对GLP-1与减重药物的关注正在重塑美容个护市场格局。在英国,一半的25–34岁消费者表示对注射型减重药物感兴趣,而针对“GLP-1 面容”(GLP-1 face)的新品(如 Volulift)正不断涌现。

防晒创新方向:

借鉴Dr Few的思路,从GLP-1类药物使用者的皮肤变化 出发来创新防晒配方。该品牌指出,GLP-1类药物可能增加皮肤对阳光的敏感性,因此建议用户每日使用防晒以保护肌肤并维持疗效进程。

聚焦增强皮肤韧性,防止皮肤屏障受损后的进一步伤害。

同时针对GLP-1类药物使用者与非使用者推出产品,扩大覆盖人群,并传递更高功效与防护力的品牌形象。

Dr. Few研发了引人注目的防晒创新产品系列,充分考量了GLP-1类药物对皮肤的影响。 | 来源:Dr. Few,Instagram

Susonity的观点

“GLP-1叙事突显了皮肤弹性领域的新兴需求,尤其在减重后期……尽管尚属推测,但这些需求与更广泛的皮肤敏感度、屏障脆弱性和炎症问题存在交集。采用非致敏活性成分,支持角质形成细胞的凝聚力与细胞因子调节;同时关注保湿、增强皮肤弹性及屏障修复等化妆品功效指标。”

05. 切勿忽视晒后护理

根据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2020-2025年晒后护理产品创新不足,新品数量呈下降趋势,亟待“焕肤化”升级。

随着社交媒体上美化晒伤审美的趋势兴起,晒后护理领域有望迎来复兴。品牌正积极响应:理肤泉的“抗晒伤行动”针对TikTok上爆红的趋势,如“晒痕纹身”等现象展开营销。

该细分领域亟待创新突破,应聚焦修复再生功效。奢华晒后护理品牌Zure Solaris是很好的例子——其采用生物科技成分如外源素、精氨酸及阳光修复复合物,开创性地构建了“晒后修复”体系。

晒后护理品牌Zure Solaris匠心打造新一代奢华“晒后修护”产品,助力细胞修复。 | 来源:Zure Solaris Instagram

Susonity的观点

“晒后产品创新程度不足,但重要性日益突显。要进入这一领域,我们建议主打缓解细胞压力和修复屏障功效。

对于舒缓和修复晒伤肌肤,成分选择至关重要,以确保实现舒缓、屏障修复和细胞再生。最突出的关键成分有红没药醇、尿囊素、芦荟、神经酰胺、透明质酸和依克多因。”

来源:时尚美妆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