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武则天屠戮的宗室并非李唐核心血脉的关键力量,被清算的大多是李渊晚年所生的旁支宗亲——这群人既无治国的才干,又因皇室身份占据了大量的资源,李世民碍于父子情面不便处置,只能供养起来成为王朝的赘瘤。对李治而言,这部分宗室是皇权的潜在威胁,却苦于"孝亲"之名难以动
泪水打湿数据线,边刷头条边触电,师友们好,我是轻尘,一个不太正经的历史小编,今日话题:“为什么武则天屠戮宗室还能以皇后身份下葬?”
因为武则天搞死的人大部分都是李渊做太上皇时留下的种,这群人李世民不好意思杀还要供着,武则天上位直接给团灭了...
朋友怕小编理解不了这个逻辑,于是他对我说:“这就好比小编你奶奶干掉了你爷爷的私生子抢到了全部家财给你继承,你会骂你奶奶吗?”
小编:那必须称赞奶奶英明神武啊!
其实武则天干的就是朱允炆想干但没干成的事...
其实武则天屠戮的宗室并非李唐核心血脉的关键力量,被清算的大多是李渊晚年所生的旁支宗亲——这群人既无治国的才干,又因皇室身份占据了大量的资源,李世民碍于父子情面不便处置,只能供养起来成为王朝的赘瘤。对李治而言,这部分宗室是皇权的潜在威胁,却苦于"孝亲"之名难以动手,而武则天的出现,恰好替他完成了这场迟到的政治清理。正如通俗的比喻:当"奶奶"除掉了分割家产的"私生子",将完整家业交到直系后代手中,受益者自然不会苛责执行者,反而会感念其魄力。
李治绝非世人误解的"恋爱脑",他扶持武则天上位,本质是借外戚之力制衡宗室与世家大族,这位曾果断铲除舅舅长孙无忌势力的皇帝,深知宗室冗杂对统治的危害,却受限于伦理束缚无法放手施为。武则天没有血缘羁绊与"不孝"的顾虑,她的狠厉恰恰契合了李治强化皇权的需求——屠戮宗室不仅清除了政治异己,更为中秧集权扫清了障碍。从王朝治理来看,这种"宗室大清理"堪称利好:唐朝成为唯一没有宗室冗杂拖累的正统朝代,既避免了宗王割据的内耗,也减轻了百姓供养宗室的负担,上安统治,下利民生。
相较于汉初吕后,武则天的高明之处更在于"狠辣"与"布局"兼备,吕后虽也曾打压宗室,却不够彻底,且未能稳固后代继承根基;而武则天不仅将威胁皇权的旁支宗室一网打尽,更确保了继承人皆为自己与李治的血脉。对后续的李唐帝王而言,武则天清理的是与自己争夺皇位的"蛀虫",减少了玄武门之变式的宫廷内斗风险——皇子们巴不得除尽竞争对手,武则天的屠戮实则为他们扫清了继位障碍,这份"隐性功绩"让后人无从苛责。
更关键的是,武则天的统治为后代帝王的合法性提供了支撑,她所杀的多是皇位的潜在竞争者,幸存的宗室与皇子皆因她的清理而受益,若否定武则天,实则是质疑自身继承地位的合法性。此外,武则天虽曾称帝,却最终归还李唐江山,以皇后身份下葬既符合她对李治的政治承诺,也顺应了李唐宗室的利益诉求——承认她的皇后身份,既是对历史的妥协,也是对自身统治根基的巩固。
武则天的屠戮宗室并非无端施暴,而是服务于皇权集中与统治稳定的政治手段。她干了李治想干却不便干、其他帝王想干却碍于伦理不敢干的事,最终惠及了李唐后世子孙与王朝治理。当受益者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与决策者,以皇后之礼安葬这位"清理蛀虫"的狠人,便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吧,感谢观看。
祝情长久,事如意,人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轻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