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21:00 1

摘要:上海持续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11月13日,“浦东新区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会暨建设浦东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2.0版)启动仪式”在浦东国际法律服务园举行。与此同时,普陀区法院发布了司法服务保障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行动方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上海持续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11月13日,“浦东新区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会暨建设浦东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2.0版)启动仪式”在浦东国际法律服务园举行。与此同时,普陀区法院发布了司法服务保障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行动方案。

浦东建设四大法律服务核心聚集区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烈,浦东新区副区长吕雪城等共同启动建设浦东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2.0版)。从1.0版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2.0版的提质扩容、系统集成,浦东新区持续以法治为引领,以服务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体系,让法治成为浦东最鲜明的标识、最核心的竞争力。

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介绍说,浦东接下来将建设包括陆家嘴、前滩、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浦东国际法律服务园在内的四大法律服务核心聚集区,以法商融合创新为驱动、以制度型创新为支撑、以法治护航企业“走出去”为重点、以国际规则对接为突破,打造兼具浦东特色和国际标准的法商融合高地。在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内设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

值得一提的是,区司法局依托浦东新区“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在浦东国际法律服务园打造“法智创享家”共享空间,为法律科技企业、商事调解组织等初创阶段和新兴领域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每天每平方米1元租金”的共享办公空间,广纳海内外法治英才到浦东创新创业。

浦东新区坚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高标准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在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内规划设置1500平方米法治功能空间并设立法律服务站,为中外市场主体搭建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

区司法局携浦东东方庭外重组中心与市三中院、浦东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共同建立助企重整合作机制,推动浦东首家庭外重组中心落地运营,构建“法院+政府+社会组织”联动协作机制,完善庭内庭外全流程衔接配合,为市场主体破产重组提供多元化法治服务,探索实践庭外重组的“浦东模式”。

会上还发布了《浦东新区涉企公共法律服务清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升法律服务能级,让法律服务更高效触达市场主体。同时发布了“出海同行”法律服务导航图及浦东律所境外合作清单(第一批),让企业足不出浦东,即可精准、高效地一键链接全球优质法律资源,实现“在浦东、链全球”。

普陀司法保障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作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强化其法治保障对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为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保障职能作用,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普陀区法院发布了司法服务保障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行动方案。

当前,沿沪宁产业带建设进入攻坚期,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跨境贸易等新型法律需求日益凸显。为全面落实区委战略部署,普陀区法院制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司法服务保障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行动方案》并发布一批典型案事例,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产业创新带发展。

《行动方案》围绕产业创新带建设的司法需求,提出了八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具体包括精准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区域重点产业,围绕区域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提供司法保障。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依法规制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在商事纠纷中,依法认定商事合同中的“背靠背”条款效力,严格规制大宗商品交易中的恶意违约行为等。

立足于纠纷的高效、有效化解,构建与区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与区工商联、相关商会、行业协会的对接,积极培育和引入专业商事调解组织,多元化解纠纷。加强沿沪宁法院协作,探索建立快速审理机制,有效缩短案件审理周期,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此外,还将创新工作机制,发挥中以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站等平台作用,优化司法服务布局;深化数字法院建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在线诉讼服务;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产业带涉诉纠纷趋势,通过专项法律风险提示、司法白皮书及典型案例的发布,为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提供前瞻性指引。

行动方案突出对全诉讼流程的司法保障,从立案、保全、审判到执行形成完整闭环。比如,在执行领域,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涉产业创新带重点企业、关键项目慎用强制措施;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保障中小企业胜诉权益及时兑现。

来源: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