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21:59 1

摘要: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这并非普通的劳动课,而是一场以“黑土地上的‘参’奇之旅”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端。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中药材专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这并非普通的劳动课,而是一场以“黑土地上的‘参’奇之旅”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端。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中药材专家张瑞副教授与本校科学教师并肩授课,为孩子们揭开“百草之王”人参的奥秘,也标志着该校在地化课程改革迈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高校专家“走进”小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碰撞火花

“人参为什么偏爱黑土地?”“野山参和园参有什么区别?”面对孩子们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张瑞以生动的语言一一解答。作为省人参工作专班种植组科技组成员、农工党员,他首次尝试与小学科学教师开展“TT合作”,将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适合小学生的实践内容。课堂上,他从人参的生长习性讲到播种育苗技巧,从田间管理延伸至病虫害防治,更带来人参样本、植株标本和人参制品,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触摸、实操,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专家与基础教育课堂的‘破壁’合作,让知识不再停留在课本。”

“寻参-研参-种参-品参”:跨学科融合的在地化探索

本次课程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地化课程改革的缩影。学校以吉林省特色资源“人参”为切入点,构建了贯穿全学年的主题学习单元。低年级寻根长白山,了解采参的习俗和民间传说故事;中年级研参、种参,在方寸花盆中体验人参种植的实践,在广袤黑土地擦亮家乡人参的金字招牌;高年级在文学故事中“品”人参文化,在数字空间中探寻人参的经济价值。

黑土地上的知行合一:从农耕体验到文化自信

教室里,孩子们分组协作,忙得不亦乐乎。“原来人参移栽要埋这么深!”“我每天都要来看看我的参宝宝!”兴奋的讨论声中,黑土地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连接知识与现实的桥梁。一名学生捧着自己栽种的花盆说:“等我的人参长大了,要送给爷爷泡药酒!”

高校专家与小学教师的协作,正为基础教育注入新活力。张瑞认为:“把科研成果‘种’进孩子心里,可能比发表论文更有价值。”而孩子们亲手埋下的种子,不仅孕育着生命的奇迹,更承载着教育回归生活、扎根土地的深层期待。未来一年,这片黑土地上的“参”奇旅程还将继续,而关于传承、探索与热爱的故事,正悄然书写在每一株嫩芽之上。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李易书 整理

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

初审: 王韬 复审: 齐智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