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能源车与储能行业持续高增的背景下,锂作为核心上游原材料,需求端长期增长逻辑稳固。当前锂价已逐步触底,高成本产能出清推动行业供需格局优化,具备优质锂矿石资源、低成本产能与稳定供给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复苏。以下梳理8家锂矿石赛道核心龙头标的,从资
在新能源车与储能行业持续高增的背景下,锂作为核心上游原材料,需求端长期增长逻辑稳固。当前锂价已逐步触底,高成本产能出清推动行业供需格局优化,具备优质锂矿石资源、低成本产能与稳定供给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复苏。以下梳理8家锂矿石赛道核心龙头标的,从资源储量、产能规模、核心优势三大维度拆解投资价值,为布局提供参考:
• 资源储量:全球权益锂资源量超2332万吨LCE,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覆盖锂辉石(马里Goulamina矿)、盐湖(阿根廷Cauchari-Olaroz矿)等多元技术路线。
• 产能规模:2025年锂盐总产能达26万吨LCE,氢氧化锂全球市占率28%,自供矿占比约65%,供给稳定性行业领先。
• 核心优势:2024Q4-2025Q2盈利连续环比修复,2025Q1归母净利6.7亿元实现同比扭亏;技术布局前瞻,固态电池负极材料量产能力突出,绑定下游高端供应链,抗周期能力强。
• 资源储量:权益锂资源量1607万吨LCE,核心资产为澳大利亚Greenbushes锂矿(26.01%股权+51%包销权),矿石品位达2.1%,同时持有智利SQM超22%股权,深度绑定全球优质资源。
• 产能规模:2025年有效权益锂盐产能约10万吨LCE,电池级氢氧化锂市占率全球领先,供给端具备强稀缺性。
• 核心优势:Greenbushes矿现金成本低至250美元/吨精矿,为全球最低水平;2025Q1毛利率38%居行业首位,债务结构优化后资产负债率降至38%,盈利韧性十足。
• 资源储量:100%控股加拿大Tanco、津巴布韦Bikita两座优质锂辉石矿,合计权益储量约550万吨LCE,资源品质稳定可靠。
• 产能规模:2025年锂盐产能6万吨LCE(以氢氧化锂为主),Q1产量1.7万吨同比大增78%,自供矿覆盖率高达80%,成本优势持续强化。
• 核心优势:地勘出身赋予极强的资源增储与并购能力,外延扩张预期强烈;采选冶一体化布局完善,2025年规划产能将突破10万吨,成长弹性显著。
• 资源储量:控股津巴布韦萨比星、四川业隆沟等锂辉石矿,合计资源量约450万吨LCE,2025年锂精矿自供率有望提升至60%。
• 产能规模:当前锂盐产能7.5万吨LCE(氢氧化锂4.5万吨+碳酸锂3万吨),Q1产量同比增长52%,后续规划总产能达11万吨,供给增长确定性高。
• 核心优势:印尼项目对接特斯拉等头部车企供应链,长单占比超40%;“锂矿+锂电材料”一体化布局获市场认可,2025年10月股价异动彰显资金关注度,抗风险能力较强。
• 资源储量:核心资产为四川甲基卡锂辉石矿,合计矿石量511.40万吨,折算LCE储量102万吨,矿石品位高达2.5%-3.5%,属国内优质锂矿资源。
• 产能规模:受益于川西锂矿开发提速,锂矿开采与加工业务协同推进,现有锂盐产能稳步释放,后续扩产潜力与区域政策红利深度绑定。
• 核心优势:背靠甲基卡优质资源,开采成本具备天然优势;业务延伸至锂电材料与储能领域,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显现,长期成长空间开阔。
• 资源储量:聚焦锂云母特色路线,拥有江西化山瓷石矿、白水洞高岭土矿等资源,合计约120万吨LCE储量,区域产业链配套完善。
• 产能规模:现有锂盐产能3万吨,2025年计划提升至3.5万吨,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主要供应新能源电池领域。
• 核心优势:云母提锂技术领先,成本控制在6-6.5万元/吨;特钢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有效对冲锂价波动风险;2025Q1四费率仅5.1%,管理效率行业领先。
• 资源储量:江西宜春锂云母龙头企业,旗下茜坑、牌楼等6个锂云母矿合计储量超150万吨LCE,依托当地“瓷土矿-锂云母-锂渣”完整产业链,运输成本优势明显。
• 产能规模:当前锂盐产能2.5万吨LCE,采选产能达120万吨/年,茜坑锂矿探转采完成后,资源自给率与产能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 核心优势:通过尾矿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2025年云母提锂成本降至6万元/吨以下;2025Q1成功扭亏,盈利改善趋势明确,受益于锂价复苏弹性显著。
• 资源储量:独家拥有察尔汗盐湖开采权,资源量折合约1200万吨LCE,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锂资源基地之一。
• 产能规模:2025年盐湖提锂产能达8万吨,新增4万吨项目已进入试车阶段,全年产量有望冲击10万吨,规模效应持续凸显。
• 核心优势:盐湖提锂成本低至3.2-3.5万元/吨,优于矿石路线50%以上;2024年锂盐板块盈利46.6亿元,毛利率50.7%,居A股首位;“钾肥+锂盐”双主业协同,抗市场波动能力极强。
短期来看,锂价已跌至边际成本线,江西云母矿、澳洲部分矿山减产推动供给收缩,行业供需格局逐步改善;中长期,新能源车与储能需求保持25%以上复合增速,2026年或现5-8万吨供给缺口,价格有望进入修复通道。布局层面,可重点关注三类标的:一是资源储量丰厚、成本控制能力强的行业龙头(天齐锂业、盐湖股份);二是产能加速释放、成长弹性大的企业(中矿资源、盛新锂能);三是具备技术壁垒或区域红利的特色标的(永兴材料、融捷股份),把握行业复苏周期中的优质龙头机遇。
来源:财财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