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刷到他爸妈新开的账号,日更四条,小满坐在镜头前读《薛定谔的猫》绘本,弹幕一排“别人家的孩子”。
三岁就啃量子绘本,家长还在镜头前笑,我隔着屏幕先打了个寒颤。
濮阳小满刚被省里专家盖章:脑子七岁,骨头三岁。
教育局说可以上小学,但得配心理老师。
一句话,神童出厂了,说明书还没写好。
我刷到他爸妈新开的账号,日更四条,小满坐在镜头前读《薛定谔的猫》绘本,弹幕一排“别人家的孩子”。
镜头外,妈妈轻声提醒“该喝水了”,小手没停,翻页速度比我刷短视频还快。
后台数据告诉我,账号七天涨粉三十万,商务合作已经排到六一。
有人羡慕,我先闻到危险。
四岁男孩每天被逼停的不是游戏,是看书看到四个小时,自己不肯睡。
北师大团队在旁边记笔记,新华书店给他单独留一把椅子,门萨提前两年把申请表放桌上。
一群大人围着,像围着一只会下金蛋的鹅,没人问鹅累不累。
教育部刚发文件,允许超常娃提前一到三年上学,深圳已经有娃单科跳级。
政策看着像绿灯,其实没给路基。
小学老师一个人带四十个娃娃,突然塞进来一个能背元素周期表却系不好鞋带的三岁娃,课堂秒变杂技场。
心理老师就算到位,也挡不住同学一句“你怎么还穿尿不湿”的嘲笑。
更真实的是身体。
评估报告最后一行小字:建议每日用脑不超过五小时,感统训练跟上。
现实里,拍摄、直播、研究、赞助,哪一样不耗时间?
大人把日程排得比上市公司CEO还满,中间没有留白,孩子连发呆的机会都被剪掉了。
脑子是跑车,骨骼还是塑料壳,跑快了先碎的不是记录,是脖子。
我看过一个早被忘记的神童,十九岁大学毕业,拿到offer那天坐在天台哭,说不会系鞋带,也没学会约同学打球。
小时候镜头里的掌声,长大变成回声,空荡得吓人。
小满如果一路被推到聚光灯下,最可能的结果不是成为下一位爱因斯坦,而是成为下一位“伤仲永”热搜。
政策可以给他弹性学制,父母却得先给他弹性童年。
真为他好,先关摄像头,把量子绘本换成积木,让大脑和骨头一起长大。
神童不是商品,订单可以晚一点发货,童年不能补发。
别让三岁的脑袋跑赢五岁的脖子,真跑赢了,也只剩一声咔嚓。
来源:自强不息清风V3EoJ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