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人为什么恨日本?日本在琉球的脏事,每一件都该钉在耻辱柱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7:37 1

摘要:日本有个老兵临死前跟孙子说:“这辈子最不敢碰的地方,是琉球;最不敢见的人,是琉球人。” 这话听得人头皮发麻——不是老兵心善,是他们欠琉球人的血,能淹了整个冲绳岛。

日本有个老兵临死前跟孙子说:“这辈子最不敢碰的地方,是琉球;最不敢见的人,是琉球人。” 这话听得人头皮发麻——不是老兵心善,是他们欠琉球人的血,能淹了整个冲绳岛。

1945年夏,冲绳岛的太阳都是红的。14岁的蔡文泰趴在弹坑里,怀里的弟弟早没了气,胸口的枪眼还在渗血。就在前一天,他亲眼看见日本兵把邻居阿婆挑在刺刀上,就因为阿婆不肯抱着小孙子跳崖“殉国”,嘴里骂的是“养不熟的贱种”。可一个月前,还是这群日本兵,拍着他的肩膀说“加入铁血勤皇队,保家卫国当英雄”。

这事儿越想越寒心:琉球人从来没认过日本这个“主子”,凭啥要拿自家孩子给日本人挡子弹?更讽刺的是,现在日本还跳出来喊“琉球是我的”,合着杀了人、抢了家,最后连受害者的房子都要占?今天咱就扒扒日本对琉球干的那些脏事,每一件都能让你骂出声。

现在一提琉球,有人就默认是日本的,这纯属被日本洗脑了。1879年之前,“琉球国”是正儿八经的独立国家,跟咱们中国好得穿一条裤子,比跟日本亲一百倍。

蔡文泰的曾祖父蔡德忠,当年是琉球派去中国的翻译官,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参赞。他留下的日记里写得明明白白:每次去北京朝贡,船刚到福建,清朝官员就带着米面绸缎在码头候着,嘘寒问暖比亲戚还热乎。日记里画着进贡船的样子,帆上“琉球国”三个大字特别显眼,旁边还记着康熙爷赏的云锦,红底金线,别提多气派。

那时候的琉球,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它就像个“中间商”,把中国的瓷器、丝绸运到东南亚,换回来香料、象牙,再转卖给日本,赚得盆满钵满。首都首里城修得比日本天皇的王城还讲究,宫殿柱子上刻的是中文对联,官员穿的朝服跟明朝的一模一样,连朝堂上都用中文议事。

日本早就馋这块肥肉了。从17世纪开始,日本萨摩藩就总来打秋风,抢点东西就跑,但那时候清朝国力强,日本不敢真动手。等到19世纪末,清朝内忧外患撑不住了,日本的狼子野心立马暴露出来。

1872年,日本直接派军舰堵在琉球港口,把琉球国王尚泰硬拽到东京,逼着他签字认日本当“爹”。尚泰国王当场就哭了,指着日本使者的鼻子骂:“我们琉球人世世代代给中国进贡,就像儿子孝顺老子,你让我认贼作父,办不到!”

日本哪管这些?1879年3月,300多个日本兵扛着枪闯进首里城,一把扯下琉球的国旗,插上了日本太阳旗,大张旗鼓地宣布“废藩置县”,把琉球改成了“冲绳县”。尚泰国王被软禁在东京,直到死都没再踏上故土一步。

蔡德忠当时就在宫里当差,亲眼看见日本兵把中文典籍往火里扔,把刻着汉字的匾额用斧头劈碎。他抱着一本《琉球国志》躲在柴房,被日本兵发现后打得半死,三根肋骨都断了。日记最后一页的字歪歪扭扭,就一句话:“国没了,咱琉球人还能活成个人吗?”

日本占了琉球后,根本没把琉球人当自己人,纯粹当成了殖民地来压榨。抢资源、加赋税都是小意思,最缺德的是逼着琉球人改祖宗——改日本名字、说日本话,敢提自己是琉球人就往死里打。

蔡文泰的爹蔡明远,小时候上学第一天就被要求改名叫“山口明”。日本老师拿着鞭子守在教室门口,谁要是说“我是琉球人”,一鞭子就抽过来,打得胳膊上全是血痕。课本里全是“为天皇献身光荣”的屁话,提都不提琉球曾经是个国家,就想把琉球人的根彻底刨了。

经济上更是往死里薅羊毛。琉球的蔗糖本来是支柱产业,日本来了之后下了死规定:所有蔗糖必须低价卖给日本商人,敢私自卖给别人,直接抄家抓人。蔡明远的爷爷原本开了个小糖厂,就因为偷偷给福建商人卖了一批糖,被日本警察打断了腿,糖厂也被没收,一家人差点饿死在冬天。

到了二战,日本更是把琉球当成了“挡箭牌”,连孩子都不肯放过。1941年太平洋战争一爆发,日本就开始在琉球征兵,一开始还找借口说“18岁以上男子有义务”,后来打急眼了,14、15岁的半大孩子都被强行拉走。

1944年冬天特别冷,日本兵踹开蔡文泰家门的时候,他刚帮爹劈完柴。带头的军曹脸上堆着假笑,拍着他的头说:“小伙子真精神,加入铁血勤皇队吧,穿军装、扛步枪,比在家刨土有出息,还能保护你爹妈。”

蔡文泰的妈抱着12岁的弟弟哭得直发抖,爹攥着劈柴刀就想跟日本兵拼命:“他们还是孩子!你们这是要断我们家的根!”

军曹的脸瞬间就黑了,掏出手枪顶在蔡明远脑门上:“敢违抗天皇的命令?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们全家崩了,扔去喂狗!”

没办法,为了家人活命,蔡文泰只能跟着走。弟弟因为年纪小没被立刻带走,但日本兵放下话:“开春就来接,别想跑。” 蔡文泰走的时候,妈塞给他一个绣着“平安”的红布香囊,眼泪砸在他手背上:“娃,活着回来,妈等你。”

日军入侵

到了军营蔡文泰才发现,这里根本不是“军营”,是“炮灰训练营”。跟他一起的全是琉球少年,最小的才13岁,瘦得像根柴火棍。日本兵把他们当牲口使唤,饭是馊的,衣服是破的,天不亮就被逼着挖战壕,稍微慢一点就拳打脚踢。有个叫林阿福的同乡,就因为饿极了偷了半块红薯,被日本兵绑在树上活活打死,尸体挂了三天才让放下来。

蔡文泰拉着一个老兵问:“不是说保护家人吗?咋天天就挖沟?” 老兵吐了口唾沫,苦笑着说:“保护个屁!美军一打来,咱们就是第一个冲上去挡子弹的,日本兵都躲在后面呢。”

1945年4月,美军在冲绳岛登陆,枪声一响,蔡文泰才算明白“炮灰”的真正意思。

日本兵给每个琉球少年发了一把老旧步枪,却只给三发子弹,然后一脚把他们踹到阵地最前面:“死守阵地,为天皇尽忠!” 蔡文泰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倒下,有的被炮弹炸得连尸首都拼不全,有的中了枪在地上哀嚎,日本兵却不准救,还骂“死得活该,不忠的东西”。

有一次他们被美军堵在山洞里,日本军官扯着嗓子喊“为天皇玉碎”,结果转头就带着几个日本兵从后门溜了,把几十个琉球少年扔在洞里等死。蔡文泰趁着美军进攻的混乱,拉着两个同乡从山洞的排水口爬了出去,躲进了一个炸出来的弹坑里。

弹坑里的日子比地狱还难熬。没吃的就挖野菜、捉虫子,渴了就喝雨水,每天都能听见枪声、炮声和人的惨叫声。有天蔡文泰听见不远处有女人哭,跑过去一看,一群日本兵正围着几个琉球妇女撕扯,其中一个女人的衣襟上,绣着跟他妈那个一模一样的“平安”香囊。

他当时眼睛都红了,抓起块石头就要冲上去,被同乡死死按住:“你打不过他们,上去也是白死!” 蔡文泰看着那个女人被拖进山洞,眼泪混着泥水流下来——他想起了自己的妈,不知道家里是不是也遭了难。

比当炮灰更狠的是,日本竟然下了“玉碎令”——让琉球平民要么自杀,要么跟美军同归于尽,就是不准投降。

蔡文泰亲眼看见日本兵扛着一箱手榴弹进了村子,对着村民喊:“美军要来了,他们会糟蹋女人、杀了孩子,不如现在自杀,保住清白!” 说完就给每户人家塞手榴弹或者毒药。

邻居阿婆抱着小孙子哭:“我不自杀,我要等我儿子从战场回来。” 日本兵二话不说,一刺刀就把阿婆挑翻在地,小孙子吓得哇哇哭,被日本兵一脚踢进旁边的火里,惨叫声瞬间就没了。

蔡文泰气得浑身发抖,捡起石头就砸向那个日本兵,然后拉着同乡拼命跑。日本兵在后面开枪,一个同乡腿上中了枪,倒在地上对他喊:“文泰,别回头!活着出去,把这些事告诉所有人!” 这是蔡文泰最后听见他说的话。

冲绳战役打了三个月,日本终于败了。蔡文泰拖着伤腿回到家,村子早就成了一片焦土。他在废墟里挖了三天三夜,终于在老槐树下找到了弟弟的尸体——孩子手里还攥着半块红薯,胸口一个枪眼,是日本兵干的。他又找了半个月,没见着爹妈,后来从一个幸存的邻居那听说,他爹妈因为不肯自杀,被日本兵浇上汽油,活活烧死在了屋里。

日军入侵

那场仗,琉球四分之一的人没了,差不多20万人死在战火里,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可日本呢?战败后立马装可怜,把自己说成“战争受害者”,对在琉球干的这些脏事,提都不提一个字。

二战结束后,琉球被美国托管,1972年又“还给”了日本。但琉球人从来没认过这个结果——谁会认一个杀了自己全家的仇人当主子?

蔡文泰后来成了琉球独立运动的骨干,每次给年轻人讲历史,都攥着那个磨得发白的红香囊:“我们琉球人有自己的话、自己的文化,不是日本人!日本欠我们的血债没还清,一天都别想我们认它!”

这些年日本跳得特别欢,在国际上喊“琉球是日本固有领土”,却对“玉碎令”、抓少年当炮灰这些事绝口不提。他们在冲绳建了不少“战争纪念馆”,里面全是自己多惨,压根不提害死了多少琉球人,简直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这就像一个强盗,闯进你家杀了人、抢了东西,转头就跟街坊邻居说“这房子是我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历史从来不是用来翻篇的,是用来照妖镜的。日本当年投降,不是知道错了,是被打怕了。骨子里的侵略性子压根没改,现在盯着琉球,就是看中了它的战略位置,想把这里当成军事基地,在亚太搞事情。

琉球人的遭遇告诉我们:弱国真的没尊严,落后就要被欺负。但更重要的是,有些血债不能忘,有些坏人不能放。你越纵容,他越得寸进尺。

现在的琉球,还有很多人在为独立努力,举着“琉球不是日本”的牌子上街。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这段历史,别让琉球人的血白流。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日本该不该为当年的罪行给琉球人道歉?琉球的未来,又该走向何方?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越热烈越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被日本刻意隐瞒的历史!

来源:兰台速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