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稳就业、保民生的政策导向下,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已成为助力企业纾困、稳定用工岗位的重要举措。2024年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参保企业只要满足“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2个月”和“符合裁员率要求”两项核心条件,就能申请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费用的30%-6
在稳就业、保民生的政策导向下,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已成为助力企业纾困、稳定用工岗位的重要举措。2024年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参保企业只要满足“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2个月”和“符合裁员率要求”两项核心条件,就能申请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费用的30%-60%。这项政策覆盖大中小微各类企业,既为企业减轻了社保缴费压力,也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接下来从政策细节、申请流程、案例解读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一、政策核心内容:谁能领、领多少、能领多久
1. 返还对象范围
在我国境内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均可申请此项返还。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不属于此次政策的返还对象,返还仅针对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部分,不包含职工个人缴纳的费用。
2. 两大核心申请条件
- 缴费要求:2024年全年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且缴费时长累计满12个月(不含补缴部分,若存在断缴但后续补缴,补缴月份不计入“足额缴纳”时长)。
- 裁员率要求:企业2024年度裁员率不高于当地2023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各地标准以当地人社部门公布为准,通常在5.5%左右);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20%。
这里的“裁员率”计算方式为:2024年度企业裁员人数÷2024年度企业平均参保人数×100%,裁员人数不含正常退休、劳动合同到期终止、自愿离职、因违纪违法被辞退等情形的人员。
3. 返还比例与额度计算
返还比例根据企业裁员率和行业类型划分,具体如下:
- 裁员率低于当地2023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的企业,返还比例为60% ;
- 裁员率等于或高于当地2023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但不超过20%(小微企业不超过30%)的企业,返还比例为30% ;
- 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返还比例可在对应档次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60%)。
返还额度计算公式:上年度企业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对应返还比例。
例如:某制造业中型企业2024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10万元,当地2023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为5.5%,该企业2024年裁员率为3%(低于5.5%),则可申请返还10万×60%=6万元。
4. 政策有效期
此次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的申请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企业需在该日期前完成申请,逾期将视为自动放弃,不予受理。政策覆盖的缴费年度为2024年,即仅返还2024年企业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023年及以前年度的缴费不在返还范围内。
二、权威政策依据:官方文件明确支持
此次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18号)和《失业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制定,各地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已陆续出台本地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根据人社部2024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已有230余万户企业享受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返还资金超800亿元,惠及职工近1.2亿人,政策对稳定企业用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作用显著。
三、申请流程:线上线下均可办,步骤清晰不复杂
1. 准备申请材料
企业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各地略有差异,以当地要求为准):
- 《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申请表》(可在当地人社部门官网下载);
-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 2024年度企业失业保险缴费明细账(由社保经办机构出具或通过社保系统打印);
- 2024年度企业职工参保缴费证明(含年初、年末参保人数及全年平均参保人数);
- 企业裁员情况说明(需注明裁员人数、原因、是否符合裁员率要求,加盖公章);
- 银行开户许可证或基本存款账户信息证明(用于接收返还资金)。
2. 申请渠道
- 线上申请:通过当地人社部门官方网站、“掌上12333”APP、政务服务网等线上平台,按提示填写信息、上传材料,完成申请提交;
- 线下申请:携带上述材料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服务大厅或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现场提交申请,工作人员将当场核对材料完整性。
3. 审核与资金到账时间
- 审核流程:社保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和裁员率核算,审核通过后在当地人社部门官网公示3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企业名称、返还金额等),公示无异议后提交财政部门复核;
- 资金到账:财政部门复核通过后,将在15个工作日内将返还资金拨付至企业指定银行账户,全程办理时限不超过30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
四、真实案例:不同类型企业的返还实践
案例1:小微企业的“及时雨”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某餐饮小微企业,2024年有职工25人,全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3.2万元。由于餐饮行业竞争激烈,企业2024年仅因1名职工自愿离职产生“裁员”,裁员率为4%(低于当地5.5%的控制目标),且属于受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
按照政策,该企业可享受60%的返还比例(困难行业上浮10个百分点后),实际返还金额为3.2万×60%=1.92万元。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笔返还资金虽然不算特别多,但能覆盖2名员工3个月的社保费用,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也让我们更有信心稳定用工。”
案例2:中型制造企业的“稳岗助力”
广东省东莞市某电子制造企业,2024年有职工200人,全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28万元。2024年因市场调整,企业优化岗位12人,其中8人为劳动合同到期终止,4人为自愿离职,裁员率为6%(略高于当地5.5%的控制目标,但未超过20%)。
经审核,该企业符合返还条件,返还比例为30%,实际返还金额为28万×30%=8.4万元。企业将这笔资金用于职工技能培训和改善工作环境,2025年以来未再发生大规模裁员,稳定了核心用工团队。
案例3:大型企业的“政策红利”
北京市某物流大型企业,2024年有职工1500人,全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156万元。企业重视稳定就业,2024年裁员率仅为2.3%(远低于当地5.5%的控制目标)。
按照政策,该企业可享受60%的返还比例,实际返还金额为156万×60%=93.6万元。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表示:“政策不仅减轻了我们的缴费负担,更传递了国家稳就业的导向,我们将把返还资金投入到员工福利提升和就业岗位拓展中,为社会就业贡献更多力量。”
五、常见问题解答:这些疑问一次说清
1. 企业2024年有部分月份断缴失业保险费,后续补缴了,能申请返还吗?
不能。政策要求“2024年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2个月”,补缴的月份不计入“足额缴纳”时长,若全年足额缴费时长不足12个月,不符合申请条件。
2. 企业属于劳务派遣公司,员工社保由劳务派遣公司缴纳,能否申请返还?
可以。劳务派遣公司作为参保企业,只要满足足额缴费12个月和裁员率要求,即可申请返还,返还资金归劳务派遣公司所有,可用于稳定劳务派遣岗位。
3. 企业2024年裁员率超过20%,但裁员原因是企业转型、搬迁,能申请返还吗?
不能。无论裁员原因是什么,只要裁员率超过对应标准(非小微企业超过20%,小微企业超过30%),就不符合返还条件,政策核心是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4. 返还资金到账后,企业可以自由支配吗?
返还资金需用于与稳定就业相关的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发放、社保缴费、技能培训、职工福利等,不得用于股东分红、偿还债务等非稳岗用途。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将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若发现违规使用,将追回返还资金,并取消企业未来3年的政策享受资格。
5. 企业已经申请过2023年的失业保险费返还,2024年的还能申请吗?
可以。此次政策针对的是2024年度的缴费,与2023年的返还政策不冲突,只要满足2024年的申请条件,即可正常申请。
六、政策意义:稳就业与助企业的双向共赢
此次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是国家“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双重意义:
对企业而言,返还资金直接减轻了社保缴费压力,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相当于一笔“真金白银”的支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困难,稳定用工岗位;
对就业市场而言,政策通过激励企业降低裁员率,减少了失业人员数量,稳定了就业大局,同时鼓励企业将返还资金用于职工技能培训,提升了劳动力素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
根据人社部预测,2024-2025年政策实施期间,全国将有超500万户企业受益,返还资金总额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稳定就业岗位超3000万个。
七、结尾共鸣:你是否已享受这份政策红利?
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只要符合条件都能申请。你所在的企业是否已经申请了这项返还?申请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者你对政策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一起交流探讨,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共同稳定就业、助力经济发展。
来源:时光机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