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秦朝末年唯一能打的将领,章邯开局手里只有骊山刑徒,却硬生生把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按在地上摩擦 —— 先灭周文的数十万大军,再斩吴广麾下的李归,最后连项羽的叔父项梁都死在他手里。若不是赵高在后方瞎折腾,巨鹿之战未必会输。可后世只记得他降项羽、被刘邦打败,却忘了他
作为秦朝末年唯一能打的将领,章邯开局手里只有骊山刑徒,却硬生生把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按在地上摩擦 —— 先灭周文的数十万大军,再斩吴广麾下的李归,最后连项羽的叔父项梁都死在他手里。若不是赵高在后方瞎折腾,巨鹿之战未必会输。可后世只记得他降项羽、被刘邦打败,却忘了他差点凭一己之力挽救秦朝,堪称 “亡国之际最亮的星”。
很多人知道韩信 “背水一战”,却少有人懂彭越的 “敌后骚扰” 多致命。他带着一支杂牌军,在项羽的粮道上反复搞事情,今天烧粮车,明天截补给,把楚军搅得鸡犬不宁。项羽打刘邦时,彭越在后方捅刀子;项羽回头打彭越,刘邦又趁机反扑。垓下之围前,正是彭越断了项羽最后一条粮道,才让楚军彻底崩溃。可最后他被刘邦安了个 “谋反” 罪名剁成肉酱,连知名度都不如英布,实在憋屈。
刘秀手下的 “云台二十八将” 家喻户晓,可臧宫的战功一点不差。公元 35 年,他率军打蜀地公孙述,先是在荆门大败蜀军,接着一路追着敌军打,连破数城。打到成都时,公孙述派敢死队突袭,臧宫手里只剩几千老弱兵,却靠着 “鸣鼓扬尘” 的疑兵计,吓得蜀军不敢动,最后联手吴汉灭掉公孙述。他不仅能打硬仗,还会用智谋,可就因为没进云台榜,如今没几个人记得他。
祭遵跟刘秀打天下时,既不抢功也不贪财,还敢当着全军的面斩刘秀的亲信 —— 就因为那亲信犯了法。后来打河北、平陇右,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身上多处受伤却从不下战场。公元 33 年,他率军讨伐隗嚣,在汧县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为刘秀统一西北扫清障碍。可他死得早,又不爱张扬,最后连个响亮的外号都没留下,远不如冯异、吴汉有名。
《三国演义》里没提过陈到,可正史里他是刘备的贴身保镖,手里的 “白毦兵” 是蜀汉最精锐的部队。夷陵之战时,刘备被陆逊打败,是陈到带着几百白毦兵断后,硬生生挡住东吴的追兵,让刘备安全逃回白帝城。后来他驻守永安,孙权一直不敢打蜀汉的主意。可因为陈寿在《三国志》里写得太简略,再加上罗贯中没提他,导致现在很多人以为刘备的保镖只有赵云,把他彻底忘了。
提到合肥之战,大家只记得张辽 “威震逍遥津”,却忘了满宠才是后期合肥的定海神针。公元 233 年,孙权带十万大军打合肥,满宠手里只有几千人,却玩了手 “火攻”—— 半夜带着敢死队烧了吴军的攻城器械,还差点活捉孙权。后来诸葛亮北伐,满宠又在东线稳住局面,让司马懿没了后顾之忧。他一生守了合肥十几年,从没让吴军占到便宜,可知名度连张辽的零头都不到。
朱桓最牛的一战,是公元 223 年对抗曹仁。当时曹仁带五万大军打濡须口,朱桓手里只有五千人,手下都慌了,他却笑着说:“曹仁就是个纸老虎!” 接着他故意放曹仁的先锋进阵,再断其后路,把魏军杀得大败,还斩了曹仁的副将常雕。这一战打得曹魏好几年不敢南下,可后来大家只记得周瑜、吕蒙,连朱桓的名字都没几个人能说出来。
淝水之战能赢,刘牢之是头功。当时苻坚的百万大军压境,他带五千北府军先打洛涧,一口气斩了前秦大将梁成,还俘虏了一万多敌军,直接打破了秦军的士气。后来他又平定孙恩起义,把叛军从浙江追到福建,差点把孙恩逼得跳海。可他晚年选错了阵营,最后被逼自杀,名声也跟着臭了,没人再提他当年的勇猛。
檀道济是刘裕手下的头号猛将,打北魏、平内乱,一生打了几十场胜仗。公元 431 年,他带军北伐北魏,粮快吃完时,敌军追得紧,他却让人把沙子当粮食,在营里 “唱筹量沙”,假装粮食充足,吓得北魏军不敢追,他趁机率军安全撤退 —— 这就是 “唱筹量沙” 的由来。可后来宋文帝怕他谋反,把他和儿子们全杀了,临死前他骂 “自毁长城”,果然没几年北魏就打了过来,没人能挡。
隋末天下大乱时,张须陀是唯一能跟起义军硬刚的隋将。他打翟让的瓦岗军,第一次就杀了三万多人,把翟让打得不敢出来;后来李密加入瓦岗,用计谋诱他出兵,他还是带着一万多人冲上去,最后因为兵力太少,被敌军包围,力竭战死。他死了之后,隋朝再也没人能挡起义军,可现在大家只记得李密、翟让,谁还记得这个为隋朝拼到最后一刻的将军?
很多人知道苏定方灭突厥,却少有人知裴行俭更厉害。他不仅会打仗,还会看相、写兵法,公元 679 年,他带军平定西突厥,没用一兵一卒就活捉了叛军首领阿史那都支;后来突厥再叛乱,他又用 “粮车藏兵” 的计谋,把叛军杀得大败,一口气收复了西域十几个州。他还推荐了程务挺、王方翼等名将,可因为他不喜欢张扬,正史里写得少,导致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功绩。
提到南宋抗金,大家先想到岳飞,可吴玠才是第一个让金军吃大亏的人。公元 1131 年,金兀术带十万大军打和尚原,吴玠手里只有几千人,还都是残兵。他却利用山地地形,搞 “驻队矢”—— 让士兵排成几排,轮流射箭,箭如雨下,金军根本冲不上去。最后他还派兵绕到金军后方,断了他们的粮道,把金兀术打得中箭逃跑,连金兀术的胡子都被射掉了。这一战保住了四川,可他死得早,知名度远不如岳飞。
公元 1259 年,蒙哥汗带大军打钓鱼城,王坚带着全城军民坚守了半年多。蒙哥亲自督战,被王坚安排的炮石砸中,没多久就死了。就因为蒙哥死了,正在打欧洲的蒙古军、打埃及的蒙古军都得回来抢汗位,欧洲和埃及才逃过一劫 —— 王坚这一战,直接改变了世界历史。可后来他被朝廷调走,抑郁而死,现在除了历史迷,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
马芳小时候被蒙古人掳走,当了十几年奴隶,后来趁机逃回明朝。他熟悉蒙古人的习性,打仗时专挑蒙古人的弱点打 —— 蒙古人擅长骑射,他就练步兵方阵;蒙古人机动性强,他就搞 “夜袭”。公元 1555 年,他在万全卫大败俺答汗,把蒙古军杀得丢盔弃甲;后来又多次打败俺答汗,俺答汗都怕了他,叫他 “马太师”。可他是草根出身,没背景,正史里写得少,现在没几个人记得他。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公元 1363 年,陈友谅带六十万大军打洪都,朱文正手里只有两万多人,还都是老弱兵。可他硬是守了 85 天 —— 陈友谅攻东门,他就守东门;攻西门,他就去西门,身上多处受伤却从不下城墙。最后他等到朱元璋的援兵,和朱元璋一起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奠定了明朝的基础。可后来他因为不满朱元璋的封赏,说了几句牢骚话,被朱元璋软禁至死,功绩也被淡化,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他。
作为北齐的 “擎天柱”,斛律光从小就猛 ——17 岁随父出征时,一箭射落天上的大雕,得了 “落雕都督” 的外号。后来对抗北周,他几乎没打过败仗:邙山之战,他带五万大军把宇文护的十万援军打得落花流水,连北周名将韦孝宽都怕他;汾水之战,又斩了北周柱国普屯威,硬生生把北齐的国祚多撑了十年。可他为人刚直,得罪了奸臣祖珽,最后被后主高纬以 “谋反” 罪名骗进皇宫杀害。北周人听说他死了,连夜举国狂欢,还编了谣言到处传,把他的功绩全抹掉,导致现在很多人只知 “兰陵王”,不知北齐还有个能抵百万兵的斛律光。
王方翼是裴行俭的得力助手,也是个被低估的 “西域战神”。公元 679 年,他随裴行俭平定西突厥,裴行俭走后,他留下来收拾残局 —— 西突厥叛军围攻弓月城,他带军救援,在热海(今伊塞克湖)遇上叛军,对方有十万大军,还带着大象冲锋,他却让人烧了叛军的粮道,再用弩箭射穿大象,把叛军杀得大败,一口气收复了安西四镇。后来他又驻守北庭,把边疆守得固若金汤。可就因为他是废后王皇后的远亲,武则天掌权后故意打压他,最后把他流放致死,功绩也被刻意淡化,连《旧唐书》里都只写了寥寥几笔。
魏胜是个没背景的 “草根将军”,却凭一己之力在山东掀起抗金浪潮。公元 1161 年,金主完颜亮南侵,他带着几百个乡亲起义,先收复了海州(今连云港),接着又用 “诱敌深入” 的计谋,在海州城外把金军杀得大败,斩了金军大将蒙恬镇国。他还自己发明了 “神臂弓”“如意战车”,专门克制金军的骑兵,后来连岳飞的部将李宝都来跟他取经。可南宋朝廷不信任义军,派来的主官还处处排挤他,最后他在楚州之战中被金军包围,没人来救,力竭战死。因为他不是 “正规军” 出身,正史里写得少,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这个比岳飞还早搞 “义军抗金” 的猛人。
郭崇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 “诸葛亮”,灭梁之战全靠他的计谋。当时后梁军驻守杨刘城,易守难攻,郭崇韬却建议李存勖绕到梁军后方,在德胜渡偷偷建了两座浮桥,一下子断了梁军的粮道;后来梁军主力来攻,他又带着敢死队夜袭梁军大营,把梁军搅得大乱,为灭梁打下了基础。灭梁后,他还建议李存勖休养生息,别沉迷享乐,可李存勖听不进去,再加上宦官们嫉妒他,编造谣言说他谋反,最后李存勖把他骗到成都杀了。他一死,后唐立马内乱,可后世只记得李存勖 “伶人亡国”,没人提这个为后唐打下江山的郭崇韬。
刘綎是明朝末年的 “万人敌”,年轻时跟着父亲刘显平倭寇,后来又去西南平播州杨应龙叛乱 —— 他带军从娄山关进攻,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最后把杨应龙逼得自杀,还生擒了叛军两万多人。他的武器是一把重达 120 斤的大刀,打仗时总是冲在最前面,敌人见了都怕,叫他 “刘大刀”。可在萨尔浒之战中,他被主帅杨镐坑了 —— 杨镐让他带东路军孤军深入,还不给足够的粮草,最后他被后金大军包围,身边的士兵全战死了,他自己也力竭而亡。因为萨尔浒之战明朝输得太惨,再加上后来袁崇焕、孙传庭等人名气更大,他的功绩也被掩盖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明末还有个能跟后金硬刚的 “刘大刀”。
来源:自说自话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