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乐园村志》在传播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连串意外惊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14:10 1

摘要:《乐园村志》从1981年9月19日开始搜集资料,2009年1月18日陈金祥老前辈审定编纂大纲,2024年11月底完成编纂,2025年9月8日正式出版,总算做完了一件自以为有意义的事,心中虽然长舒了一口气,但一身的疲惫还没有缓过劲来,也没有感觉到是什么特别令人激

人生难得有喜,而且是惊喜,又尤其是意外惊喜,其心情之舒畅,好比登科后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乐园村志》从1981年9月19日开始搜集资料,2009年1月18日陈金祥老前辈审定编纂大纲,2024年11月底完成编纂,2025年9月8日正式出版,总算做完了一件自以为有意义的事,心中虽然长舒了一口气,但一身的疲惫还没有缓过劲来,也没有感觉到是什么特别令人激动的大喜事。但《乐园村志》在赠送各个方面的领导单位和个人,传播社会的过程中,着实让我感受到了喜,不,是惊喜!而且是一连串的意外惊喜……

首先让我猝不及防地收获了来自家乡——乐园村村民给我的惊喜。当温新阶老师和秦娥老师9月11日在《印象红磨坊》推出我编纂出版《乐园村志》的回忆短文《有总比无好》后,来自家乡乐园的微信、电话铺天盖地,纷纷表示要买村志,哪里有?在哪里可以买到《乐园村志》?

说实在的,我对编纂出版的《乐园村志》,会不会得到乡亲们的待见,一开始心中是没底的。因为在编纂和筹集出版经费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场景,才迫不得已采取“经费自筹、文责自负、风险自担”的办法,是硬着头皮上的。在与出版社签合同前,有些朋友曾善意地提醒我,谨慎点,少印一些,以免志书窝到自己的手上。我嘴硬:不会的,仅村子里就有810户乡亲!但心里还是有些虚!但朋友们毫不给我面子:“现在的人都只看抖音,还有几个人在读书的?现在农村连看小说的人都没得几个,还看你编的村志?”这一下我怔住了,所以原打算印2000册,最后只印了1000册!

《乐园村志》一面世,需求量远远超过印数,有的说您编的村志中《乡贤列表》里有我的儿子,您好歹给我留一本!也有的说《乐园村志》的《耄耋寿星》中有我的太爷爷,我出钱务必买一本,还有的说我们是九佬十八匠的响匠和木匠,里面有我们两爷子的名字,您的老家与我屋隔不远,您再回来带一本放到您老家,我找您老弟拿……

没有办法,因为只印了1000本,我给曾在乐园工作过的领导、专家如原武汉空军医疗队、原湖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原宜昌医专医疗队以及近年赴乐园参观的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黑龙江医保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领导专家赠送了400多本,给县的领导和县直综合口的相关部门档案室、资料室赠送近百本,给乐园的乡亲们以及乐园籍在外工作的乡亲们一共赠送了近500本,但我仍然欠了不少乡亲们的账,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乡亲微信我:在哪里买得到《乐园村志》?特别是乐园籍在宜昌民政系统工作的冯巧钰女士,建议我“今后再版《乐园村志》时,通过微信在微店上架这本书,大家可以通过微店购买,满足想阅读和收藏《乐园村志》这一美好愿望的人们!”,我十分激动,也非常感激,我感谢乡亲们的热诚支持!为此,我才下了再过十年,续编并再版《乐园村志》的决心,以回馈乡亲和社会!

第二惊喜是来自文坛领导和朋友们的热情支持。《乐园村志》出版的消息通过《印象红磨坊》发布后,首先是在长阳散文界有“文坛老将”之称的胡德声行长,率先在省文联马尚云副主席题名的“长阳人文学社”发表了《一部好的村志就是一座文化丰碑》。紧接着云南西双版纳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吴立云先生的《从无到有的哲学实践》也在仅隔一天之后推出,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和热情推送。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原处长、武汉市政协法制委员会原主任邓斌先生《一部倾注心血和深情的乡村史诗》在省内外广为转发,尤其是他的“翻开《乐园村志》,读的是一个村庄的沧桑,见的是一个民族的奋斗。它不仅是乐园村的“史诗”,更是无数中国乡村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的生动注脚——当我们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乡村的温度与力量,便更能读懂这份呕心沥血的意义:为村庄立传,便是为时代存证,为根脉留魂。”深深感染读者。特别是湖北省政府文艺奖、第十一届冰心文学奖、世界第五届华语文学奖获得者陈胜乐先生撰写的《一部为村庄立碑树传的鸿篇巨制》先后在《湖北日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公众号和《今日头条》被转载。

《北京日报》社的副总编辑田科武先生是长阳资丘人,田总特地把陈胜乐先生撰写并刊发在《湖北日报》客户端的《一部为村庄立碑树传的鸿篇巨制》,转发到《北京青年报》公众号等若干媒体和平台,他说文末的一段文字,引起广大读者的感情共鸣:“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品格,每一个村庄的变迁,都印证着一个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在这个乡村快速变化的时代,编修村志,全方位记录乡村状况以及乡村变化,已成为一种挽救村落文明的一大举措。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耗费四十多年,编纂出版发行《乐园村志》,为一个村立碑树传,不仅意义重大,作用巨大,而且十分重要,非常必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江宁教授跟帖留言“这(《乐园村志》编纂出版)非常有意义!”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收到我特快专递的《乐园村志》后,回信我:我平生收到来自村一级的著作,你编纂出版的《乐园村志》,意义和作用不亚于我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任何一部书……

与此同时,我还收到了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梁必文、高晓晖两位先生的六首咏叹《乐园村志》载入的合作医疗、珙桐等乐园印象的诗作,梁必文这位诗书两栖的长者,特地将他三首诗作书写成两米四长的行书长卷的书法作品,寄给我,成了我编纂《乐园村志》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收获!

《乐园村志》的编纂和出版,使我收获的第三个意外惊喜是三份珍贵史料的意外获得。

就在我出版《乐园村志》后写的短文《有总比无好》在“印象红磨坊”推出后,一天我在群主温新阶老师的“印象红磨坊”作者群里,发现一名叫“靳老二”的网名跟帖:“《乐园村志》中记载的合作医疗全国闻名是真的,山西昔阳的大寨就来乐园参观过,我还在榔坪区礼堂听过到乐园参观的郭凤莲作的报告……”我一惊:一直在寻找的历史见证人原来在这里?

原来长期追踪报道乐园首创合作医疗的新闻前辈郑子华先生,在他2003年11月撰写的《乐园雄风》第51页写道:“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代表到达乐园后,乐园公社举行欢迎仪式,大寨卫生所所长还应邀介绍了大寨大队的经验。”这段珍贵的文字给我留下了一串问号,大寨大队的代表是何年何月何日来乐园的?一行多少人?领队是谁?参加乐园公社欢迎仪式的主持人是谁?还有哪些领导出席?大寨卫生所所长姓甚名谁?介绍的大寨经验是合作医疗经验还是坡改梯经验?一团迷雾萦绕在我心头二十多年。

我迅速拜托群主温老师帮忙查寻“靳老二”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几分钟后,温老师回话“靳老二不是印象红磨坊的作者,我在群里发消息了,请大家帮忙查找!”,不久,贺家坪镇原教育组组长熊天国先生见到温老师在群里的查寻信息后,跟帖“靳老二应该是贺家坪镇的退休老师靳发海先生……”果然,我通过熊天国先生给我提供的联系方式,不仅证明“靳老二就是靳发海老师”,而且他真的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我是靳发海,1945年1月15日出生。1965年3月至1970年7月在榔坪邮电所工作,1972年1月至2005年1月,在贺家坪从事教育工作。我县乐园公社合作医疗1968年11月29日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同年12月5日头版头条报道后,全国各地到乐园参观学习,当时大寨代表团10多人也到乐园参观考察和学习合作医疗制度,返回榔坪后,大寨代表团团长郭凤莲同志应邀在榔坪区大礼堂作了报告,我参加并亲耳聆听了报告,郭凤莲同志身着蓝色的卡上衣,生动介绍了大寨人民爱国家、爱集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及三战狼窝掌的事迹,讲话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和朝气,擅长表达,很有水平,所有聆听报告的人,都纷纷称赞:讲得好!

我大喜过望,迅速拜托已经80高龄的老人家留下了一份我寻找多年的珍贵口述史!我无以为报,特地赠送靳发海老师一本《乐园村志》!

就在我赠送靳发海老师《乐园村志》后不久,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茂清同志,我是县纪委退休的胡廷尧,听说你编纂了《乐园村志》,能不能给我一本读一下?”“没有问题,您住哪里?我今天在乐园,我回来后送到您家里!”第二天,我特地来到胡廷尧书记的住所。

“乐园我蛮熟,我还亲自去过覃祥官家里!”

“您去覃祥官家里是一个人还是?”“我和胡松源同志一起去的。应该是1975年11月份,我当时是县委组织部的干部,当时县委组织部只三个科,一个组织科,负责党建,一个检察科,负责纪检监察,就是后来的纪委,干部科负责干部选拔调配,我当时是科长。当时受地委组织部委派,我和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乐园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胡松源同志一起,到乐园公社三大队竹园荒家去外调,对覃祥官进行政治审查,也就是今天大家讲的政审,当时也不知对覃祥官进行政审的组织意图和目的,就在我们把政审材料上报后的第二年9月,覃祥官被省委破格提拔担任省卫生局副局长了!”胡廷尧老人家一边详细口述政审经过,一边饶有兴趣地回忆了覃祥官向考察组介绍1974年9月底访问日本的经过,并把日本政府赠送的礼品展示大家观看,胡老还对覃祥官家的吞口结构房屋的巧妙、生漆漆过的大方桌的精致以及覃家待人客气大方的家风赞不绝口,结束时应我请求,老人家在书面回忆材料上签名盖章。

我对出生于1937年10月11日的老革命胡廷尧先生,揭秘的真实性100%的相信,但我作为史料的搜集者,不能凭孤证就佐证一件事实的存在,必须以考古的科学态度再取一个证,于是我又找到已经93岁的胡松源同志,老人家也还清晰的记得此事,并在我记录的《关于覃祥官担任省卫生局副局长前政审过程的回忆》,也工工整整地签下了“胡松源”三个字。

两位胡老对赴乐园政审的同行司机姓名,回忆不起来了,但提供了可靠信息,当时县委办公室只有两名司机。我先后找到曾在县委办公室工作过的资深人士陈大纯、胡德声、方炳柱等长者,最后确认是“赵先达”师傅,赵师傅当时开车技术是一流的,领导外出都是赵师傅出的车,从来没有出过事故!

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由于时间太久,事件复杂,有不少同志质疑覃祥官担任副厅职级的历史是否真实,或曰并无此事,或曰‘文化大革命’时期,只是那么一说,没有履行组织程序,也没有到任。三位当事人,虽然司机去世了,但另外两位健在,而且胡松源书记93高龄了,另一位胡廷尧书记也是88高龄了,好在耄耋老人很清醒,不糊涂,都是半个多世纪的党龄,清清楚楚地给历史留下了一份明明白白的惊喜!

最后的一个惊喜是方炳柱师傅意外给我的。

方师傅1951年2月2日出生在津洋口三渔冲村,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后,组织上分配他到乐园公社工作,为领导驾驶车辆。在我查询核实随同胡松源和胡廷尧两位前辈赴乐园考察和拟提拔覃祥官的司乘人员过程中,方炳柱师傅揭秘:送两位胡书记到乐园考察覃祥官担任省卫生局副局长虽然不是我去的,但我一直是胡松源同志担任县委副书记兼乐园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的驾驶员,而且覃祥官1976年9月21日担任省卫生局副局长时,代表省委与覃祥官谈话的是时任省委书记(当时省委设有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韩宁夫,询问覃祥官有什么困难?覃祥官回答:我没有什么困难,但乐园公社离县城很远,没有车,交通很困难。体恤基层的韩宁夫同志同意为乐园一辆北京吉普车的指标。覃祥官为乐园公社争取的这辆车是我从武汉接回来,牌照也是我去宜昌地区车管所上的,为了纪念乐园是响应毛主席626指示首创合作医疗制度的,宜昌地区车管所领导特地将这辆车的牌号后三位数确定为“626”,也就是鄂E30626,我至今还保存着我从省城接车回乐园后与这辆车的合影。方师傅离开乐园后,先后在县粮食局、县委宣传部工作,他回忆起这段历史过往,十分留恋,一脸的不舍!

什么叫好事连连,我这段时间是真正体验了一把!惊喜过后,静心一想,惊喜是天上掉馅饼吗?非也,透过现象看本质,意外惊喜,虽是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因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切偶然的表现背后,都是必然的内在逻辑的强硬支撑。

来源:印象红磨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