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交流会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其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会”举办,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发展凝聚智慧、明确方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彭艺涵 刘毅科)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交流会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其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会”举办,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发展凝聚智慧、明确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飞在开幕式致辞中以“老鹰重生”为喻,呼吁脱去“旧喙”,共同推动出版学从传统新闻传播学框架中“破壳”,重构中国信息传播理论,形成真正立足中国实践的理论体系。
姜飞表示,2026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项下正式招收出版学专业硕士;研究招收马克思主义出版学方向博士,计划2026年实现招生。此外,学校强化资源整合,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优势,筹建社科出版传媒集团,为出版学科提供学术支撑与产业实践平台;谋划成立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交叉领域,响应技术变革对出版生态的影响。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我国出版学教育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数智赋能中国出版行业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出版行业自主知识体系核心创造力打造”3个主题,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经验,从理论建构、技术赋能、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等角度,分享对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表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从中国具体需求出发。新时代出版高等教育应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核心,明确硕士研究生须具备导向把关能力、业务策划能力以及多学科支撑能力,以史哲奠基、科技艺术赋能,形成“文学感性+史学智性+哲学悟性+科学理性”的素养结构。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书记、系主任张久珍聚焦学科“身份认同”话题,提出调动全国高校力量,明确各校分工,集中展示出版学科的积累与成果,传递“出版学有独立理论、有实践支撑、有人才需求”的学科价值。
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表示,构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需强化三个方面实践,一是打造学科共同体,明确研究对象与方向;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交叉融合其他学科养分;三是开拓国际视野,吸收国际经验而非盲从,培养行业领军人才,推动出版学有力服务文化强国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凯山主持“数智赋能中国出版行业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季为民提出强化技术和内容深度融合,推动出版业知识体系创新。一方面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化,系统整合古籍文献、学术成果、智库报告、社会调查等各类知识资源,构建覆盖全行业的国家级中国出版知识库;另一方面坚守内容为王,制定中国自主的知识分类与版权标准。
作者:彭艺涵 刘毅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