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巨头出手7.6亿,入股澳洲锂矿,中国布局,韩国杀入决赛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7:58 1

摘要: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控股公司(POSCO Holdings Inc.)斥资7.65亿美元(约合12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有限公司(MinRes)锂业务30%股权,成功切入西澳大利亚州马里恩山和沃吉纳两大优质锂矿。

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控股公司(POSCO Holdings Inc.)斥资7.65亿美元(约合12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有限公司(MinRes)锂业务30%股权,成功切入西澳大利亚州马里恩山和沃吉纳两大优质锂矿。

这是韩国大企业首次进军澳洲锂产业的里程碑事件,也标志着全球锂资源争夺从中国企业主导的格局,进入多国资本同台竞技的新阶段。

双向奔赴的资源与市场绑定 此次交易的核心亮点在于实现了资源方与需求方的精准匹配。

据MinRes发布的官方声明,交易完成后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浦项制铁除获得两座锂矿的部分所有权外,还将按持股比例稳定获取锂精矿供应,彻底解决其新能源业务的原材料“卡脖子”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马里恩山和沃吉纳锂矿均为全球顶级硬岩锂资产,矿石品位高且开采成本低,目前分别由MinRes与江西赣锋锂业、美国雅宝公司各持50%股权,此次交易后MinRes仍保留运营权。

对于深陷财务压力的MinRes而言,这笔交易堪称“及时雨”。该公司同时涉足铁矿石与锂矿业务,近期债务负担较重,股权出售成为缓解资金压力的关键举措。

而交易宣布后,MinRes股价早盘一度上涨11%,浦项制铁股价同步攀升5.5%,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印证了对此次资源与市场绑定模式的认可。

MinRes董事长马尔科姆·邦迪直言,这一合作彰显了全球对一级硬岩锂资产的需求增长,也体现了国际资本对澳大利亚锂产业供给能力的信心。

从钢铁巨头到全产业链玩家 作为韩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浦项制铁的跨界布局早有铺垫。

此次入股澳洲锂矿,是其新能源战略的关键落子,背后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延伸规划。

近年来,该公司加速向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转型,而锂作为锂电池核心原材料,其稳定供应直接决定下游业务的发展上限。通过参股上游锂矿,浦项制铁不仅锁定了资源,更有效对冲了锂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事实上浦项制铁的新能源布局已形成全球矩阵。2024年10月,其在阿根廷投资的氢氧化锂工厂正式竣工,年产2.5万吨氢氧化锂,专门供应高密度电动车电池生产,该项目也是其16亿美元南美投资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技术研发层面,公司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签署五年合作协议,聚焦锂精炼、氢基还原等低碳技术研发,并成立了专门的关键矿物研发实验室。

此外浦项制铁还与LG化学联合推进碳捕获和利用(CCU)项目,计划将钢铁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从上游资源锁定、中游材料生产到下游技术研发,浦项制铁正逐步完成从钢铁制造商到新能源全产业链玩家的转型。

浦项制铁选择此时出手,精准踩中了锂矿行业的周期拐点。近年来锂价经历剧烈波动,当前现货价格虽回升至去年8月底水平,但较2022年峰值仍下跌超85%,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

不过,积极信号正在显现:全球锂矿库存持续去化,部分高成本产能停产,新项目延期导致供应收紧,市场供需格局逐步改善,行业景气度呈现回升迹象。

2025年行业数据显示,锂价已回暖至8万元/吨附近,带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盈利修复,但行业分化显著。

盐湖提锂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保持高利润,而部分高成本矿石提锂企业仍面临亏损压力。

在此背景下,优质锂矿资产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澳大利亚作为全球锂产量占比超50%的资源大国,自然成为国际资本争夺的焦点。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持续扩张,锂需求长期增长趋势明确,此时布局正是抄底优质资源的最佳窗口期。

此次交易的深层影响,在于重塑了全球锂资源的竞争格局。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在全球锂资源布局中较为活跃,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企业通过参股、收购等方式,在澳洲、南美等锂资源富集区建立了稳固布局。

而浦项制铁的入局,标志着韩国资本正式加入全球锂资源争夺战,国际资本对战略矿产的争夺进一步加剧。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白色石油”,其战略地位已被多国提升至国家能源安全层面。

澳大利亚凭借资源优势巩固核心地位,南美“锂三角”持续吸引投资,而各国企业则通过跨国合作、技术研发、产能布局等多重手段,抢占产业链制高点。

市场人士预测,未来1-2年内锂价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水平,随着更多国家加大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锂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而具备资源掌控力、成本优势和技术壁垒的企业将成为市场主导者。

来源:聆听史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