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的愤怒就像东北的初雪,扑头盖脸把节目覆盖了一层白——观众的不满已经不是弹幕,而是直接在热搜开了个#现在就出发取消SVIP#的话题,24小时阅读破3亿。
《现在就出发3》第七期一上线,弹幕里“又SVIP?
”的愤怒就像东北的初雪,扑头盖脸把节目覆盖了一层白——观众的不满已经不是弹幕,而是直接在热搜开了个#现在就出发取消SVIP#的话题,24小时阅读破3亿。
SVIP抢先一天,放在去年还能叫“提前快乐”,今年大家钱包瘪了,时间却多了,自然觉得被“二次收割”。
隔壁《跑男》《王牌》都悄悄把VIP分级取消,连试看集都免费,《现在就出发3》却还卡着不动,像拿着2019年的门票卖2024的车厢,不吵才怪。
可光骂付费并不能救节目,真正让口碑裂开的,是内容像开了循环播放的CD。
第七期把大家带到齐齐哈尔扎龙——全球最大的丹顶鹤湿地,本以为是“看鹤看湖看日落”,结果镜头一转,又是“你比划我猜”“舞蹈王与瞎掰王”,嘉宾对着一块白板原地蹦跳,鹤就在身后三米,谁也不看。
弹幕有人吐槽:感觉节目组像导游,领大家进了巴黎卢浮宫,结果指着门口的垃圾桶说“这是达芬奇调色盘”。
唯一的新环节“音乐公路”——车子经过感应带就能奏乐——本来能用15分钟做一条“边走边唱”的旅行支线,片子里却只剪了2分钟,像泡面里的牛肉粒,尝得着味,吃不着肉。
更尴尬的,是嘉宾的化学反应也跟着节目一起“电量不足”。
沈腾依旧担当输出大头,但笑点密度过高时就有用力过猛的嫌疑:看见白敬亭戴贝雷帽,他一句“像我家楼下贴手机膜的”还能翻包袱,连续第三遍“又贴膜了?
”就显得嘲讽而非玩笑。
范丞丞、王安宇像两台还没连上网的WiFi,偶尔弹出信号,又快速掉线;金晨几乎成了背景里的长焦镜头,除了偶尔“哈哈哈”之外找不到第二句台词。
弹幕有人画重点:这一期的笑点90%靠沈腾,80%的尴尬也因此而来。
再加上剪辑师的“火上浇油”,任何一点火星都被留作悬念。
游戏里沈腾“不小心”踢了一下范丞丞,慢动作+特写+“叮”的音效三连,明明只是兄弟间的打闹,却被剪出了“翻脸”气势。
白敬亭被安排连答三道音乐题,粉丝欢天喜地,路人观众却嗅到“剧本味”,两拨人在微博打起了辩论赛,节目组躺收热度。
只是这种热度是退烧药还是火药桶,肉眼可见地走下坡路——首播云合数据较第二季掉了37%,广告口播也从三分钟的“六口之家”精简到只剩一个牛奶品牌。
好消息也不是完全没有。
据内部流出的PPT,制作团队已经认怂:后面两期打算砍掉一成半的游戏时长,把镜头拉向齐齐哈尔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刺绣和铁锅炖流水席,企图用“沉浸式旅行+当地接梗路人”救场;下期飞行嘉宾已锁定杨迪,业内公认的“冷场救火队长”。
这像是一个司机在高速上终于发现油表亮了,开始轻踩刹车、关空调、开窗兜风,只求坚持到下一个服务区。
观众其实给出了参考答案——把《青春环游记》的“三无”精髓学过来:无重复游戏、无强行对抗、无恶意剪辑,让嘉宾像几个真正的背包客,遇到路人大妈就一起跳广场舞,遇到暴雨就蹲在路边啃烤肠,好笑的部分自然长出来。
否则即便把SVIP拆了,把沈腾焊死在镜头前,也难逃第三季收官时评分再掉0.5的命运。
节目能不能掉头,留给导演组的剩余时间已经不多了。
观众的需求说复杂也简单:要么给“情绪价值”——让我开怀大笑;要么给“实用价值”——让我看完直接订机票去扎龙。
如果两者都给不了,那我们至少不想再为一场看了三季的“复读”付费。
下一站是加格达奇还是加剧情深度,决定《现在就出发》这个IP到底“出发”还是“趴窝”。
来源:下饭g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