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律政大剧来袭!看到演员阵容我想说:这剧,谁错过谁后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7:56 1

摘要:它用一条真实到扎心的逻辑线:2012年的猥亵案,证据链漏洞百出,却把人送进监狱;2022年,新法条、新技术、新证据,能不能把错案扳回来?

“十年前的案子,今天还能翻吗?

《生而生翼》把这个问题直接甩到观众脸上,没有寒暄,没有铺垫。

它用一条真实到扎心的逻辑线:2012年的猥亵案,证据链漏洞百出,却把人送进监狱;2022年,新法条、新技术、新证据,能不能把错案扳回来?

剧组把这条线拆成三层,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让你掉眼泪。

第一层:案子怎么错的?

编剧把“张志超案”等五起平反案揉在一起,提炼出最痛的共性——口供被“加工”、物证被“忽略”、时间线被“剪辑”。

剧中,你会看到2012年的卷宗里,一份指纹鉴定被故意塞在第137页,而关键的不在场证明被撕掉半页。

这不是悬疑,这是现实。

第二层:案子怎么翻?

剧组在青岛搭了一个800平米的模拟法庭,造价300万,1:1复刻了北京某中院。

法官、书记员、法警,全是真法官来指导走位。

庄达菲饰演的实习律师江寓歆,要在里面完成一场“跨越十年的交叉询问”。

她问的不是“你当时在哪”,而是“你当时为什么不敢说你在哪”。

一句台词,把司法进步和人性怯懦一起拍在桌上。

第三层:案子翻完以后呢?

赵又廷饰演的朗佑言,左眼琥珀色,右眼深褐色,虹膜异色症不是噱头,是伏笔。

他小时候因为这个病被霸凌,留下心理阴影,长大后成为精英律师,却从不接性侵案。

直到遇见江寓歆,他才发现,自己逃避的不是案子,是那个被欺负却不敢还手的自己。

当他终于站在法庭上,为十年前的受害者辩护,其实是在为十二岁的自己辩护。

那一刻,案子翻没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翻了——从逃避到面对,从阴影到光里。

为了让这三层逻辑立住,剧组做了三件事:

1. 专业打底

中国政法大学五位教授,200小时法律咨询,每一条《刑事诉讼法》条文都经过最高法专家审定。

庄达菲为了演好实习律师,真的去最高法实习了两周,回来跟导演说:“我发现律师不是背法条,是背人。

于是剧本里加了一场戏:江寓歆在法院食堂排队,听见前面的大姐说“我儿子是冤枉的”,她默默把自己的饭卡递过去。

这场戏没有台词,却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像法律人。

2. 技术托底

后期用虚拟制片技术还原2012年的看守所、2022年的智慧法院,连审讯室的墙面颜色都按年份调整。

2012年是灰绿色,压抑;2022年是浅米色,透明。

颜色会说话,不用台词你也能感受到时代在进步。

3. 情绪兜底

赵又廷体验了三个月律师工作,跟过三个性侵案,其中一个案子的当事人对他说:“我不恨那个人,我恨的是没人相信我。

这句话被写进了剧本,成了朗佑言在结案陈词里的最后一句:“法律不是让人恨的,是让人信的。

剧集还没播,已经拿到了司法部“法治文化精品项目”扶持,配套推出普法短视频系列。

不是那种“教你打官司”的干货,而是“教你别放弃”的温柔。

第一条短视频已经上线,标题是《如果你被冤枉了,请记住这三句话》。

评论区最高赞是:“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回到开头的问题:十年前的案子,今天还能翻吗?

《生而有翼》给的答案不是“一定能”,而是“值得”。

值得你去相信,去追问,去等待。

就像剧里那句台词:“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除非你提前放弃。

剧终时,朗佑言的虹膜异色症被治愈了吗?

没有。

但他终于敢直视别人的眼睛了。

那一刻你会明白,有些案子翻的不是案卷,是人生。

来源:龙吟RF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