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命悬一生》刚收官,他就在第18届华语青年电影周拿下年度男演员,评委的原话是:“在同一部剧里,他把街头混混和黑化精英两个极端角色无缝切换,表演跨度罕见。
黄轩把“一个人演成两个人”这件事,做到了教科书级别。
《命悬一生》刚收官,他就在第18届华语青年电影周拿下年度男演员,评委的原话是:“在同一部剧里,他把街头混混和黑化精英两个极端角色无缝切换,表演跨度罕见。
”这不是客套,是技术总结——观众在弹幕里刷得最多的也是“这俩人真是黄轩一个人?
”
先说混混倪向东。
剧组放出的花絮里,黄轩在昆明老街区混了三周,跟地下乐队学机车翘头、学昆明脏话,连指甲缝里的黑泥都不放过。
导演喊开机时,他往镜头里一蹲,肩膀是斜的,眼神是飘的,像随时会抄起啤酒瓶砸人。
观众投票说“这角色一出场我就关弹幕,怕他真冲出来打我”。
三个月后,同一具身体,他成了西装革履的徐庆利。
为了让人物“黑化得肉眼可见”,黄轩玩了把狠的:用“渐进式增重法”让体重在两个月里先涨4公斤再掉4公斤。
脸颊鼓起来那阵子,他演的是被欲望撑爆的膨胀;脸颊凹回去那阵子,他演的是被仇恨掏空的阴鸷。
最绝的是眼神——从倪向东的“野狗式警惕”到徐庆利的“毒蛇式冷静”,瞳孔的收缩幅度都不一样。
北电表演系主任在《当代电视》发文,直接拿他和《小丑》的菲尼克斯比:“黄轩用眼神完成了角色人格的拆迁与重建。
”
数据不会说谎。
腾讯视频超前点播人数破了600万,豆瓣从8.3涨到8.9。更反常的是,35岁以上观众占了47%,打破了悬疑剧“小年轻专属”的魔咒。
中年观众在评论区写小作文:“我们看的不是破案,是看一个人怎么被命运撕成两半。
”
Netflix也盯上了这块肥肉,2024年第一季度就要把它推到190个国家和地区。
韩国CJ娱乐更干脆,直接买了改编权——这是中国悬疑剧第一次被韩国翻拍,不是买版权,是买“怎么把一个人演成两个人”的说明书。
行业里管这种演法叫“心理现实主义悬疑”。
简单说,不靠血浆和反转吓人,靠“如果我是他,我会不会也黑化”来吓人。
黄轩在研讨会上被问到秘诀,他举了个例子:“倪向东偷摩托车时会下意识摸一下车座,那是他小时候偷第一辆车留下的习惯;徐庆利杀人前会整理领带,那是他当律师时养成的仪式感。
”——两个动作,同一副身体,两种人格的DNA。
所以这部剧真正悬的从来不是命,是人心。
它把“好人会不会变坏人”这道老题,解出了新答案:不是环境逼的,不是命运推的,是人心本来就住着两个自己,只是黄轩帮他们把门打开了。
看完剧再回头看海报,倪向东和徐庆利背对背站着,中间隔着一道虚化的影子。
现在你知道了,那道影子不是别人,是黄轩自己。
来源:巴黎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