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用汽车内部正式下令:未来2年内,供应商必须逐步把供应链迁出中国。
昨天一条新闻,把整个供应链行业都震得心头一紧。
——通用汽车内部正式下令:未来2年内,供应商必须逐步把供应链迁出中国。
很多人只看到了那句“撤离中国”,却忽略了最关键的细节:不是现在,而是到 2027 年。
这2年差距,就是整件事真正的门道。
为什么这么说,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图源网络,侵删
说一句可能让人不太舒服的话:外企要撤离中国,这事早不是第一次。
但像通用汽车这样——喊得决绝、动作却极慢——倒是非常罕见。
你看它今年的动作:4 月裁员,5 月恢复生产,工厂又停了整整 17 个月,直到今年 10 月才重启工厂。
一家百年车企,在供应链面前,被折腾得像个迷路的新人。
你说它果断吧?那为什么不现在切断?
你说它离不开吧?那又为什么要下“撤离全部中国供应链”的命令?
这不是反常,这是挣扎。
通用汽车,路透图
很多人以为通用汽车是政治压力大,才下这个命令。
但真正懂供应链的人知道:迁供应链不仅仅是地缘政治因素,更是实打实的商业风险。
那为什么它不立刻断,而是推迟2年?
深入分析了下,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外乎是以下3点:
成本的巨大落差。同样品质的零部件,在墨西哥、越南、印尼做,成本比中国贵一大截。产能根本跟不上。一个供应商从昆山搬到墨西哥,哪怕技术一样,能不能稳定生产都是未知数。供应链网络无法快速重建。很多人都在评论区喊:“有些人根本不明白,这样一搞,多少供应链岗位要外流,中国多少人要失业。”
另一个网友则回得很扎心:“天要下雨娘要嫁,你拦不住。与其喊,不如想想怎么破局。”
说得现实。所以,我们不必慌,但必须升级。
中国的供应商从“被选择”,到“被放弃”,很疼。但从“被动”到“主动”,才是真本事。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不能再用十年前的方式干供应链了。
过去大家靠 Excel、靠人工统计、靠外包系统撑着流程,一旦遇到风险,反应总是慢半拍。
现在更聪明的企业开始做2件关键的事:
1. 建自主供应链系统,不再靠外包慢吞吞开发
很多工厂已经不再等外部软件公司,而是用中文无代码工具自己做SRM、甚至复杂级较高的ERP系统。像云表这种“画表格就能开发系统”的模式,正好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供应链变得太快,系统必须跟着业务跑,而不是拖着业务退。
供应商管理、供需链协同、交期预警、全链路看板……过去要外包一年,现在业务骨干靠eversheet自己就能做出来,后续系统升级自己人也能干!还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和人力投入。
云表SRM平台
2. 把“能看账”变成“能预判”
供应链的核心不是看今天发生什么,而是预测明天可能发生什么。谁能提前看到风险,谁就能在外企撤离前先跳开,而不是被推倒。
通用汽车给自己留了2年,也给中国企业留了2年。这不是“情义”,而是算账。
真正的主动权,不在通用汽车的通知里,而在中国企业如何把这两年过成“升级窗口”。
危机永远不会等你准备好,但那些提前构建能力的企业,永远不会被抛下。
最后,你有什么补充或者修正的地方?
写这些内容花了不少心思,如果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就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谢谢你能看到我的文章,我们下次再见,共同进步!
文 | eamon
来源:无代码云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