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是主食,很多人觉得白米饭已经够“罪恶”,就改吃粗粮、玉米、红薯,甚至有些人干脆啃馒头、煮面条。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种被大家视为“健康主食”的东西,升血糖的速度竟然是白米饭的5倍,不少人每天都吃,它的外表毫不起眼,却是糖尿病人的“隐藏杀手”。
去医院门诊坐一整天,接到最多的糖尿病患者提问,永远绕不开一个问题:“医生,我到底还能吃啥?”
尤其是主食,很多人觉得白米饭已经够“罪恶”,就改吃粗粮、玉米、红薯,甚至有些人干脆啃馒头、煮面条。
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种被大家视为“健康主食”的东西,升血糖的速度竟然是白米饭的5倍,不少人每天都吃,它的外表毫不起眼,却是糖尿病人的“隐藏杀手”。
它就是——糯米制品。
糯米看起来和普通米差不多,口感软糯香甜,很多人从小吃到大,尤其是南方人,糍粑、汤圆、粽子、酒酿……哪样不是糯米的化身?但你真以为它是温柔的“糯”?错了,它升糖速度之快,在医学上属于“高GI食物”的典型代表。
GI指数,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数,衡量一种食物吃下去后,血糖升高的速度。普通白米饭的GI指数在73左右,而糯米呢?高达132,是白米饭的近两倍,还不止。如果再加上糖、油、豆沙这些配料,升糖效果可以直接翻倍,血糖拉升得比坐过山车还猛。
有人说,不就血糖升高快一点么?我吃得少一点不就好了?问题是,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已经像一台老旧的发动机,出力慢、调节差。
你吃一口糯米,它就得拼命工作。血糖上去了,胰岛素还没来得及反应,等反应过来,血糖又掉下来了,这叫“过度反应性低血糖”,很多患者就是在这过程中感觉头晕、出汗、手抖,甚至晕倒。
而这种反复的“拉锯战”,其实是在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说白了,吃糯米,对糖尿病人来说,不是“好不好”,是“扛不扛得住”。
很多人不理解,糯米不就是米嘛,怎么会比白米饭还厉害?关键在于它的淀粉结构。普通米含的是“直链淀粉”,这种淀粉结构复杂,消化慢,血糖升得也慢。而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支链淀粉”,结构松散,进入胃肠后几乎不用怎么分解,立马就能转化为葡萄糖,吸收速度飞快。
再加上糯米制品多是蒸煮、糯化、加糖处理,进一步加快了糖的释放。
这就像一辆汽车,白米饭是手动挡,起步慢;糯米是自动挡,还带涡轮增压,油门一踩,血糖飙升。
很多人以为自己没吃糯米,其实只是没意识到。早餐摊的糯米团、超市冷柜的糯米鸡、便利店的速冻汤圆……这些都是高升糖的主食代表。尤其是节日时,各种用糯米做的传统食物层出不穷,吃一口美味,血糖就上了天。
有些糖尿病患者还觉得自己“聪明”,把糯米做成粥、搅成粉,结果血糖升得更快——因为颗粒越细,消化越快,升糖也越猛。这不是聪明,是自欺欺人。
不是说主食不能吃,而是要挑着吃。升糖慢、膳食纤维足的粗粮类主食,比如燕麦、荞麦、全麦面包,或是加一点豆类进去的杂粮饭,是比较推荐的选择。关键还是两个词:升糖指数低、营养结构好。
吃主食的时候最好别单独吃,搭配蛋白质类食物(鸡蛋、豆腐、瘦肉)和蔬菜,能让血糖升得没那么快。而且主食尽量留在三餐吃,别搞什么“夜宵一碗糯米粥”“下午茶点几个糯米糍”,那是拿身体开玩笑。
说到底,糯米不是坏东西,正常人偶尔吃点完全没问题。但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胰岛功能已经“告急”的糖尿病人来说,糯米就是地雷,踩一次炸一次。一个小汤圆,血糖拉到15mmol/L,已经不是个例,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案例。
这种血糖的大幅波动,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催化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事件,哪个不是血糖波动惹的祸?能避开的风险,就别拿嘴巴去碰。
很多人谈糖色变,却忽略了“升糖速度”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就像喝一杯含糖饮料,一口下去血糖立刻上升;而吃一碗红薯,虽然也含糖,但升得慢,身体能应付。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主食,而是不能吃那种让身体来不及反应的“快糖”。
糯米,就是这种“快糖”里的大魔王。糖尿病人吃它,不是养命,是冒险。
不怕你嘴馋,就怕你糊涂。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李红.糯米食品的升糖指数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0,32(6):589-593.
[2]李雪,张敏.糖尿病患者主食选择对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1,17(3):112-116.
[3]陈立波.高GI食品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及饮食建议[J].中国健康营养,2022,32(4):88-90.
来源:3分钟急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