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CNUR网站公布的ABC中国大学排名把西北地区的高校推到了聚光灯下,榜单显示有81所公办本科院校上榜。从名次来看能发现该地区高等教育的两面:一是少数重点高校的实力较强;二是数量和分布上还是偏弱,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显得不够。
2025年CNUR网站公布的ABC中国大学排名把西北地区的高校推到了聚光灯下,榜单显示有81所公办本科院校上榜。从名次来看能发现该地区高等教育的两面:一是少数重点高校的实力较强;二是数量和分布上还是偏弱,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显得不够。
榜单上排在前面的八所西北高校全都跻身全国前百名,而且这些学校都带有985或者211等重点创建背景。排行在西北前三的位置是三所在同一个城市里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处在第十二位,西北工业大学位列第二十二名,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在全国排名第三十五,这三所学校均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对于区域内教育资源存在较为集中的状况,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都是985工程建设高校,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虽然不属于985主体范围,但是作为211工程高校,它又入选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其后是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列37、60名。兰大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没有经过省级共建,直接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的综合性重点高校之一,建校历史始于甘肃法政学堂(1909,历次更名及合并为:1928 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并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我国首批综合性重点高等院校之一的地位。本区范围内被认定成为985工程类高校共四所,前三甲都集中分布在北京与陕西省中,兰州大学作为省外院校成为了唯一个别点,这也体现出省际之间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现象。
名次继续往下,陕西师范大学排在西北第六位,全国第74;西北大学第七,全国第79;长安大学第八,全国第80。三所高校同处西安,西北大学是由陕西省政府与教育部联合管理的学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的陕西大学堂,经过多次合并和更改名称,在1950年时又开始使用“西北大学”的名字。长安大学以及陕西师范大学也在各自的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长期以来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及开展地方科研工作的任务。
第九和第十名分别是西安理工大学(全国第118)和西北师范大学(全国第119,在榜单上这两个学校都被归为优质双非大学,意思就是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教学科研能力还是在本地区有一定的竞争力。而排名第十一的新疆大学是全国第123,在资料中显示它是属于211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排名靠后。排在十二的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国第134名,这所学校也是一所不错的双非院校,学校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北方西学堂,经过几所工学院整建制合并之后成立的,1994年更改为现在的名称,并且一直与住建部保持着联系,是我国较早一批建立起来的建筑类高校之一。
榜上第十三名是石河子大学,全国排名第138位,在资料中也显示它属于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十四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全国排名150,十五名为宁夏大学(全国排名159。宁夏大学是宁夏唯一一所211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与自治区共建,建校于1958年,经历了师范、医学院、农学院的整合与分出,并在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期又经历多次合并重组,形成现在的多学科并存的局面。
前十五里有四所是优质双非:西安理工,西北师范,西建大和陕科大。其余大多都是985或者211。青海大学也是个211,在西北地区排到了第十九,全国第183名,位于省会西宁市,主要以工农医管为主。属于教育部与省政府共建的高校,青海省唯一的211院校。
从省份分布来看,陕西特别是西安承担着西北地区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任务,这里汇聚了很多重点高校,成为学术与资源集中的中心地带,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等地方虽然也有国家项目扶持下的大学存在,但是数量和规模很难同陕西相提并论,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的位置也未必能够取得很突出的成绩,这显示出区域经济状况跟教育投入之间的不均衡情况。
经济基础对教育影响评价方面,在榜单里面有所体现,东部沿海地方因为经济状况好,能够给予更多教育资源还有高水平教师队伍之类的吸引力,西北那边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态势就决定了在教育投入、学科创建人才引进这些环节受限的情况出现,从高校数目到学科涵盖范围再到全国排名上都能看出这种现象存在感。有些重点建设单位名单里的西北院校尽管如此还是被纳入了其中,不过到了真正面对全国竞争时不一定总能在前列位置占优。
我们看看学校的历史发展,就会发觉其中的规律,很多名校都是经由长时间的合并,重组和时代变迁才形成的。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等都经历过从地方学堂走向现代高校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历史因素会影响到学校的学科构成和发展方向,并且决定着它们在当地内部承担的社会职能。
西北只有少量国家级重点大学,担负着区域高层次人才培育和科研工作。县域、省级与中央共建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地方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但依靠有限的省域资源很难短时间内达成对东部地区的全方位追赶,以后若想改变现状须要更多长时间投入及政策倾斜,涵盖资金支持、平台创建、吸引人才以及同当地产业深度融合等事务。
面对这样的排名结果,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角度去看待它。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这是外界对你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看出你需要加强的地方。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这体现出教育和经济的协同发展差距在哪里,在地区发展过程中应该把教育资源作为重要一环。而对于学生及家庭而言,选择学校的时候结合自身需求、专业优劣势以及就业方向综合来看,并不是仅仅看牌子就可以。
对于CNUR网站发布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西北),你怎么看呢?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来源:洒脱奶酪iKFeX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