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冯绍峰路演镜头扫过,弹幕齐刷“回春”,同一晚赵丽颖包场票根晒上热搜,两条名字并排挂,阅读量48小时破12亿,平台算法直接判定“疑似复合”,推送比他们自己官宣还快。
冯绍峰路演镜头扫过,弹幕齐刷“回春”,同一晚赵丽颖包场票根晒上热搜,两条名字并排挂,阅读量48小时破12亿,平台算法直接判定“疑似复合”,推送比他们自己官宣还快。
镜头里冯绍峰把刘海撩上去,眼角细纹在4K大屏下根根分明,现场女记者手机直拍,生图一出,微博服务器抖三抖。团队提前三天给造型师下单,要求“减龄但不娘”,粉底选最轻薄一款,连阴影都只扫半侧脸,灯光师把色温调到5600K,刚好盖掉他离婚那两年熬出的黑眼圈。这套流程花20万,换来热搜前五占三,单条话题广告报价翻三倍,品牌方连夜把“中年男性护肤线”合同递过去,违约金写得很低,就看他敢不敢签。他敢,而且签得飞快,因为手里那部《暗夜与黎明》正在谈上星,平台给出的条件是“个人热度必须过线”,否则排期直接扔进第四季度死亡档。离婚后被分走一半账面现金,他急需一笔稳收,回春是比演技更快变现的硬通货。
赵丽颖那边没买同款热搜,她买的是“央视预排片单”五个字。1月黄金档一年只让出两部给外部剧,《造城者》能锁位,靠的不是流量,是总局备案表上的题材分类:主旋律、工业、女性视角。她把全年档期空出来,推掉三部古偶,损失至少八位数,换来央视推介会三秒片花,播放量秒破亿。平台数据组后台显示,24到35岁女性用户占比71%,正是母婴、家电、理财产品的金主爸爸最舍得砸钱的区间。她没空后悔,她忙着把“后悔”两个字从观众脑子里删掉。
两人前后脚给辛芷蕾包场,票根晒图时间差七分钟,辛芷蕾工作室收到两边转账,备注一样:不用署名。影院监控拍到冯绍峰司机把票送到前台,十分钟后赵丽颖助理也去送票,两人隔着一条走廊,各走各的,连电梯都没碰头。这波操作被营销号剪成“默契”,其实只是把人情价一次结清,省得以后路演再被问“前任是否送祝福”。辛芷蕾那边松一口气,她新片票房预测不过三亿,需要每一张票都算在排片里,两位前顶流一人包五场,直接拉高首日排片0.8个百分点,够她多跑两个城市路演。
冯绍峰接受《时尚先生》采访,把“减少拍戏”说成“陪伴儿子”,通稿发出去,评论区一水夸“好爸爸”。同期狗仔拍到他带孩子去商场,保镖手里拎六袋玩具,镜头只拍父子背影,不拍前面正在营业的亲子乐园,那家乐园开业两周,客流没破千,老板在朋友圈发“感谢冯先生带热度”,三小时后删除。算下来,那天乐园给媒体买水单就花了两万,冯绍峰拿到的是“亲子折扣价”年卡,双方各取所需,孩子玩得开心,爸爸拿到热搜,只有“减少拍戏”四个字是真的:他2023年只拍了《暗夜与黎明》一部,片酬却比2020年涨三成,因为市场缺能演反派的“帅叔”,他刚好卡在稀缺区间。
赵丽颖被问是否后悔,她让助理把问题划掉,直播里直接说“下一个”。她手里《虎狼之路》打拐题材,过审需要公安系统支持,她跟着剧组去刑侦总队体验生活,连续五天早上六点报到,打卡记录被官媒发成通稿。总局评审会上,专家提到“主演愿意下沉体验”是加分项,审片意见少写三条修改,档期直接提前一个季度。这些好处折算成票房,可能是上亿差额,比任何一句“后悔”都值钱。
平台算法把两人名字绑在一起,是因为用户停留时长暴涨。测试组把“冯绍峰回春”和“赵丽颖后悔”同时推给100万样本,结果点开率比单推高42%,广告位溢价30%,平台当天多赚一千二百万。数据组汇报里写得很直白:用户不是想看爱情,是想看输赢。谁过得更好,谁就能带货。冯绍峰接的护肤线、赵丽颖代言的理财App,后台转化率一起飙升,品牌方第二天追投预算,连双十一都没这么豪爽。
离婚四年,两人没同框,却一起把“离婚经济”玩到天花板。冯绍峰用脸换现金流,赵丽颖用题材换官方背书,一个走短线,一个走长线,账户都进账。孩子在上海国际学校读一年级,家长群备注爸爸“冯先生”妈妈“赵小姐”,家长会谁有空谁去,老师从不追问。抚养费按协议走,教育费额外AA,两人都没拖欠,因为学校年底要开慈善晚宴,名单写错一次,媒体就能让明星家长社会性死亡。
接下来三个月,冯绍峰还有两场“颜值直播”,赵丽颖要跑央视看片会。平台已经把两人名字做成关键词包,只要一起出现就自动加权。观众以为在吃瓜,其实在给算法打工。数据越热,平台越舍得推,品牌越敢砸钱,明星越不敢停。谁后悔?谁都不敢停。
你说,这出戏里,到底谁在赚谁的钱?
来源:赛车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