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1月,陈赫发长文承认离婚,结束与许婧的六年婚姻,也结束那段从初中算起的13年感情。
39岁不上班不生孩子,一晚酒店顶普通人仨月工资,她到底凭什么
把日历往回翻。
2015年1月,陈赫发长文承认离婚,结束与许婧的六年婚姻,也结束那段从初中算起的13年感情。
当时铺天盖地的评论都在问:一个女人把最好年华陪跑,却没换来一张永久饭票,亏不亏?
八年过去,许婧给出另一份答卷。
今年十月,她晒出沙特红海边的比基尼照,顺手定位一家每晚两万八千元的水下客房。
留言里有人酸:钱从哪里来?
很快被人顶回去:她开的民宿和环保建筑项目,单套房旺季日租也过万。
再看陈赫。
综艺通告满档,两个女儿绕膝,微博头像是一家四口卡通合影。
有人把他和许婧放在同一张图里比对:一个晒娃,一个晒腿;一个回归传统,一个环游世界。
其实两条路都没有标准答案,只是选择不同。
许婧的现任丈夫Tim是加拿大建筑师,两人在2016年冰岛追极光时认识,2020年领证。
没办婚礼,把预算直接换成一辆改装房车。
他们的工作室官网只挂八个项目,一半以上是民宿:福建土楼改造、云南竹林小屋、印尼火山观景房。
最贵那间坐落在加拿大落基山,住三晚能在当地买一部新款iPhone。
她把社媒当日记发。
去年在坦桑尼亚拍长颈鹿交配,配的文字是:自由不是逃离,而是敢于承担后果。
评论区有人催生孩子,她回一句:子宫的使用权在我。
点赞破十万。
陈赫这边,大女儿九岁,前阵子陪他录《奔跑吧》当小嘉宾。
有人感叹:如果当年没分开,孩子该是另一番模样。
可现实没有如果。
当年离婚协议上写得明白:双方无共同财产纠纷。
陈赫拿走婚房,许婧分到一辆旧牧马人。
那辆车陪她跑了六万公里,从西藏到摩洛哥,最后卖到希腊,换了三个月的房租。
回头看,两人感情裂开的缝隙早有痕迹。
初中相识,大学异地四年,结婚三个月分居。
许婧博客里写过:我最怕的不是离婚,而是把一辈子过成同一天。
陈赫在采访里说过:我想要的生活就是回家有热饭热菜。
一个想向外走,一个想向内收,分开只是早晚。
现在的许婧一天怎么过?
上午十点起床,把相机架在民宿露台拍云海;下午改图,回邮件,和Tim讨论如何把废弃集装箱改成海边酒吧;晚上给住客做意面,顺手把过程剪成vlog。
每月流水够住两晚水下套房,也能存下一笔养老金。
她没觉得自己在炫耀,只是记录。
网友的风向也在悄悄拐弯。
早几年骂她狠心、不会过日子;今年更多人留言:姐带带我,我也想学做民宿。
她回得直白:先攒二十万备用金,再去大理做义工半年,看看能不能扛住淡季没客人的焦虑。
一句话劝退九成看客。
回到那个每晚两万八的房间。
许婧说不是炫富,是公司合作置换。
她出内容,酒店出体验,互不给钱。
评论区马上有人算账:一晚房费等于普通人三个月工资,她却能零元入住,这就是流量变现。
其实忽略了一点:她跑了八年才换到这张房卡,多数人三天就喊累。
陈赫也在变现。
带娃上节目,育儿经验出电子书,销量冲进亲子榜前三。
有人揶揄:拿孩子赚钱。
可节目里他陪女儿写作业到崩溃的镜头,也真实得让人闭嘴。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盈利模式,没高低之分。
如果你正卡在婚姻、工作、生娃的三岔口,不妨把两人当成对照组。
有人选择稳定,有人选择漂泊,没人保证哪条路更对。
唯一确定的是:不能把选择权交给键盘。
最后贴一段许婧去年在里斯本的视频。
她坐在28路电车尾端,镜头晃到对面一对老夫妇。
配文只有一句:所谓自由,是到了七十岁还能买得起车票。
七十岁太远,今晚你至少能决定,要不要早睡。
来源:赛车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