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直言获点赞:这才是评委该有的样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7:37 1

摘要:11月9日《声鸣远扬2025》直播现场,那英把手里仅剩的100票啪地全砸给夏哲轩,镜头切到她皱眉的那一秒,弹幕炸了——“姐又发飙?

“票数不对,我就再投一次。

11月9日《声鸣远扬2025》直播现场,那英把手里仅剩的100票啪地全砸给夏哲轩,镜头切到她皱眉的那一秒,弹幕炸了——“姐又发飙?

三天后,节目组发声明:投票系统确有故障,向观众道歉,下一场起引入公证处。

网友回头一看,那英那句“我觉得票数不对劲”瞬间从“耍大牌”升级为“神预判”。

故事到这儿还没完。

被那英硬拉回来的夏哲轩,下个月就要发首张EP,制作人一栏赫然写着——那英。

一次“较真”,捧红一个新人,也把自己送上“公平守门员”新席位。

1. 她到底看见了什么?

现场大屏显示马韬领先夏哲轩257票,导播切到后台数据:马韬涨幅曲线在20:31:40秒突然垂直拉升2厘米,像心电图被电击了一下。

那英在台下看得清清楚楚——那2厘米没有“爬坡”,是“瞬移”。

她不懂代码,但懂舞台:观众投票有情绪惯性,不会一秒齐刷。

于是她把个人票权当砝码,硬把天平掰回来。

事后技术复盘发现,正是那一分钟服务器遭“异常批量请求”,被公证处认定为“非自然人刷票”。

那英的“直觉”撞上了铁证。

2. 为什么她敢赌?

圈里流传一句话:“那英的耳朵带尺。

90年代她录《征服》,制作人想把副歌升半Key方便传唱,她一句“升半Key情绪就假”把人家怼回去,歌照原Key,结果真唱成KTV国民神曲。

她对“对”有一种生理反应,像猫听见开罐头,一秒炸毛。

这次也一样——“耳朵告诉我孩子唱得对,眼睛告诉我票数不对,那就干。

3. 新人上岸,她图什么?

夏哲轩签约那英工作室,合同被曝“三年两张专辑,版税五五”。

业内哗然:新人五五,等于那英自带流量白送。

她却算得明白:平台期歌手最缺“新血”,把潜力股绑在一起,自己才能继续留在牌桌。

十年前她捧梁博,梁博拿完冠军玩独立,那英被嘲“为他人作嫁”;如今她学乖,把“嫁衣”改成“股份”,新人红,自己就是“母厂牌”。

一次“较真”换来一条生产线,比上十个综艺刷脸划算。

4. 家事缠身,她为何不掉线?

9月丈夫孟桐被曝“出轨视频”,那英在伦敦陪女儿,零回应。

网友替她写剧本:手撕小三、官宣离婚。

结果她一声不吭飞回北京,只干两件事:

一是让律师把视频送去司法鉴定,二是回录音棚给夏哲轩监唱。

如今法院已立案,鉴定报告写明“视频存在12处剪辑跳跃”,舆论掉头:原来“沉默”不是默认,而是让子弹飞。

她再次验证自己的战斗逻辑:舞台以内用耳朵,舞台以外用法律,情绪写在歌里,不写在微博。

5. 那英2.0,给中国综艺带来什么?

节目组引入公证处,成本增加7%,却换来广告溢价20%,金主爸爸们发现“公平”也能变现。

卫视内部人士透露,明年三档S+级音综都把“实时区块链投票”写进标书,技术公司笑称“那英一条质疑,养活半个区块链圈”。

观众更直接:以后投票页面多了行小字——“本场结果由××公证处保全”,点进去能看见自己的那一票躺在链上,像银行回单。

一条“较真”把行业规则往前推了半步,这比任何导师鸡汤都值钱。

6. 我们能学到什么?

普通人没有明星流量,却天天面对“票数不对”:

小组评优内定、晋升名单预装、APP悄悄替你把默认选项打钩。

那英示范了可复制的三步:

先让直觉发声——“我觉得不对”;

再让证据说话——请公证、做鉴定、留痕迹;

最后让时间验证——不跟黑箱比嗓门,比命长。

她赢了,因为“较真”不是性格,而是方法。

结尾没有升华,只有一句提醒:

下一次你感觉“哪里不对劲”,别急着骂自己多心,也许那就是你的“内耳”在报警。

像那英一样,把怀疑变成动作,世界不会立刻变好,但至少不会在你眼皮底下偷偷变坏。

来源:枫叶岛ZQCA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