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十亿中国人要求把毛泽东思想提升为“毛泽东主义”,这事就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17:28 1

摘要:“天天喊‘躺平’,可一到村里换届,大爷大妈还是把票投给能带他们卖土特产的人。”——这句牢骚,我上周在河北阜平一间小卖部听来的,当场把我钉在原地。同一天,刷到新闻:2022年学术界给“毛泽东思想”写了1.2万篇论文,比2018年多四成。一边是土味现实,一边是象牙

“天天喊‘躺平’,可一到村里换届,大爷大妈还是把票投给能带他们卖土特产的人。”——这句牢骚,我上周在河北阜平一间小卖部听来的,当场把我钉在原地。同一天,刷到新闻:2022年学术界给“毛泽东思想”写了1.2万篇论文,比2018年多四成。一边是土味现实,一边是象牙塔里的高产,反差大得晃眼。

我跑过七个县,见过最管用的“群众工作”不是什么高端模型,就是干部蹲在田埂上帮人摘花椒,手上全是刺,嘴里顺带着问一句“你觉得低保名单公不公”。花椒丢进篮子,名字也写进台账,矛盾当场就散了。这套土办法,官方叫“枫桥经验”,去年靠它调解了800万件鸡毛蒜事的纠纷,比北京一年外卖订单量都大。核心只有一句:让群众自己说,自己判,自己服。

有人嫌名字土,1956年八大也讨论过要不要把“毛泽东思想”改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后没动。我翻档案,看到一句手写批注:“改了,基层干部念不顺嘴,就念不到群众心里去。”一句话,把理论高地和村口大喇叭连在了一起。后来我去越南出差,发现他们叫“胡志明思想”,导游背得溜,可路边咖啡店老板一脸懵:关我啥事?那一刻我懂了,名字不是装饰,是能不能被拿来当日常工具的区别。

再往回看,1943年王稼祥第一次写出“毛泽东思想”五个字时,根据地正被扫荡,党员4万,人口150万,穷得叮当响。短短八年,党员翻三十倍,人口翻六十倍,靠的不是金条,是把80%的农民拉进土改,1.6亿人分到地,直接把“活着”升级成“有盼头”。理论就这样长在饭碗里,不是飘在云端。

今天,乡村振兴的考核表里还有一条“群众满意度”,怎么填?山东一个女支书跟我吐槽:上头要数据,她就在微信群里发“谁不满意@我”,结果真有人@她,说门口水沟臭。第二天挖机就来了,拍照、回传、归档,满意度+1。她说这叫“实事求是”,我说这是土味版“群众路线”,两者一叠加,就是毛泽东思想还活着的样子。

有人担心理论会不会被“两个结合”收进博物馆。我反倒觉得,它正被重新拆成零件,散进最琐碎的基层代码里。抖音上“枫桥经验”话题播放6.7亿次,评论区最高赞是“村干部把我家狗丢了都帮忙找回来”,比任何论文都鲜活。只要群众还在用,名字就不会老;只要干部还怕群众戳脊梁骨,灵魂就死不了。

最后一句话:理论能不能活,不看写了多少万字,而看今晚的村部灯是不是还亮着——亮着,就有人来唠嗑,唠嗑就能解决事,事情解决了,思想就还在长。

来源:音乐唱歌技巧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