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跳水小将全红婵在宿舍里手忙脚乱地结束人生第一场直播后,她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惊讶的事——把直播收到的四万三千多元礼物,一分不剩地全部捐给了乡村儿童。
当跳水小将全红婵在宿舍里手忙脚乱地结束人生第一场直播后,她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惊讶的事——把直播收到的四万三千多元礼物,一分不剩地全部捐给了乡村儿童。
这个18岁的广东妹子可能还没完全搞懂直播平台的各种功能,但她清楚知道一件事:不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能拿。
一切都开始得有些偶然。
全红婵刚刚结束第十五届全运会的比赛,回到广州二沙训练中心的宿舍。她的队友陈艺文和陈艾森正在直播,喊她过来一起聊天。于是,这个素颜穿着休闲T恤的奥运冠军就这么出现在了镜头前,背景是宿舍朴素的白色墙壁和床上堆满的毛绒玩具。
这场直播毫无预兆地火了。
最高时80万人同时在线,总共近千万人观看。鲜花、跑车、火箭等虚拟礼物在屏幕上乱飞,从直播开始到结束几乎没停过。全红婵和队友们显然对这场面有些手足无措,他们一边聊天一边自嘲“玩不懂,像老年人”,甚至还研究起如何发福袋和红包。
与一般明星直播不同,全红婵的直播充满了“新手光环”。
她不太会调节气氛,只是老老实实地和网友聊天,回答关于全运会的问题,还向大家推荐了她接下来会关注的田径、游泳和霹雳舞项目。当礼物开始刷屏时,她不像专业主播那样熟练地感谢打赏,而是略显生涩地鞠躬说“感谢老板”。
正是这个简单的举动,后来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小范围争议。
有人质疑全红婵也开始“直播捞金”了。
然而,这些人可能不了解,全红婵的宿舍里堆满了观众送给她的毛绒玩具,从奥运会到全运会,这个爱收集娃娃的世界冠军一直保持着那份纯真。
直播大约一小时后准时结束。
全红婵随后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她将直播收到的全部收入43,598.6元,通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给了“为乡村儿童未来加油”项目,并晒出了捐款证书。从直播画面可以看到,全红婵晒出的捐赠证书上明确写着捐赠金额为43,598.60元,接收方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用于“为乡村儿童未来加油”项目。
事实上,全红婵此前的直播都会关闭打赏功能,但这次因为是临时加入队友的直播,可能不熟悉操作而没有关闭打赏通道。她原本可以留下这笔钱,毕竟一个年轻运动员靠自己的影响力获得收入无可厚非。
但她选择了全部捐出,这与当下一些把直播带货当成主要副业的体育明星形成了鲜明对比。
全红婵的这一举动,某种程度上也回应了人们对运动员“商业化”的复杂情绪。当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投身商业活动时,公众难免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训练和比赛状态。但全红婵用最“全红婵”的方式给出了答案——真诚而直接。
值得一提的是,全红婵此次全运会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她拿到了女子团体金牌,但在双人10米台项目中只获得第五名,还放弃了单人项目的比赛。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没有白走的路,对错都是我的脚印。”这句话似乎也是对她整个职业生涯的诠释——无论是比赛还是直播,她都坚持着自己的步调。
从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到如今处理直播打赏的得体大方,全红婵的成长有目共睹。她的宿舍里依然堆满娃娃,她依然会在比赛后奶声奶气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利,这个18岁女孩的表现远超她的年龄。
体育明星开直播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分寸。全红婵可能不知道,她这场略显生涩的直播及其后续处理,某种程度上为体育界的公众人物们上了一课——影响力可以变现,但初心不能变现。
当全网都在讨论“直播经济”时,全红婵用行动提醒我们:有些价值,远比打赏数字更值得珍视。
那个曾经说着“想玩抓娃娃机”的小女孩,如今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纯粹。只是现在,她开始把来自社会的爱,以另一种形式传递回去。
来源:大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