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三种心态正在“杀死”你的陶瓷企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6:59 1

摘要:面对这样的变局,有不少人带着悲观情绪嗟叹,认为行业曾经的繁荣光景已成过往,再怎么折腾也没用;但也有不少人态度乐观,坚信困境背后往往暗藏转机,当前行业正经历的深度洗牌,非但不是绝境,反而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陶瓷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格局重塑,在持续的停窑减产与终端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下,大量陶企、经销商、供应商都徘徊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不知前路何在?

面对这样的变局,有不少人带着悲观情绪嗟叹,认为行业曾经的繁荣光景已成过往,再怎么折腾也没用;但也有不少人态度乐观,坚信困境背后往往暗藏转机,当前行业正经历的深度洗牌,非但不是绝境,反而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悲观者的声音冰冷而又现实,他们将当前困境简单归咎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消费需求结构性萎缩、同行间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预言“近半数从业者将被迫离场”。这些判断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却无形中演变为束缚行动的思维枷锁,使众多从业者在焦虑与观望中丧失了破局的方向,错失了行业低谷期的战略调整窗口。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真正阻碍企业前行的,往往不是外部环境的残酷,而是内心的怯懦与认知的局限,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典型心态:

一、消极等待的“躺平”心态。这类心态习惯了过去“地产热带动瓷砖旺”的红利周期,认为市场下滑只是暂时的,只要被动等待行业回暖,就能回到过去的好日子。于是,他们削减研发投入、暂停设备升级,甚至连基本的市场调研都不再开展。

二、归咎于外的“借口”心态。让企业失去自我革新的动力,这类心态张口闭口“市场太冷清”“对手打价格战搞死行业”“地产不行了我们也没办法”,却很少静下心反思自身的产品、服务、管理是否有问题?这类心态始终未能明白:外部环境是所有企业的共同挑战,而自身的短板,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三、错失时机的“畏难”心态。陶瓷行业的变革不是突然发生的,行业早已释放出明确的转型信号,但不少企业因畏惧改变而犹豫不前。行业洗牌的关键阶段,“犹豫”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当趋势已成定局,再想调整战略,早已错失最佳时机。

当部分陶企在消极心态中消耗时,另一批积极应对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行业的“寒冬”正是淘汰落后产能、重构竞争格局的“窗口期”。他们以“向内优化+向外开拓”的双轨策略,打开了全新发展空间:

聚焦高价值产品,摆脱同质化竞争泥潭。果断削减同质化严重、利润微薄的冗余产品线,停窑限产,缩减SKU,将优质资源集中投向具有差异化设计、功能创新及高附加值的产品系列,通过产品价值升级摆脱低价竞争。

推动精益运营,提升全流程效率。在成本高企、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精益运营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那些积极的应对者将数字化工具深度嵌入采购、生产、仓储、物流及客户管理等全业务流程。通过ERP系统优化库存周转,利用智能制造系统实现柔性化生产,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市场趋势,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构建协同生态,抵御产业链波动风险。陶瓷行业的产业链条长,从釉料、坯体等原材料供应,到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任何一个节点的波动都可能影响企业运营。积极转型的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关系,让企业在产业链竞争中形成合力,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延伸服务价值,从“卖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跳出单纯的产品销售思维,转向提供“产品+设计+施工”的整体交付方案。通过专业的售前咨询、高效的售中协同与完善的售后跟踪,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客户黏性与复购率。

开拓新市场,打破传统渠道依赖。在传统零售渠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积极布局存量房改造、乡村振兴建设、整装渠道及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例如,有的陶企开始将发力重心偏向二次装修市场,有陶企针对农村自建房需求开发专用产品系列,成功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

这场行业变革,表面是市场遇冷带来的危机,实则是陶瓷行业从“规模扩张” 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然过程,是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净化。过去几十年,陶瓷行业依赖地产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积累了产品同质化、创新不足、管理粗放等问题。

如今,行业红利褪去,那些依赖低价竞争、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正是行业回归理性、健康发展的体现。而对于那些敢于创新、持续行动的企业来说,这不仅不是“寒冬”,更是“暖春”的前奏——行业格局的重塑,为他们腾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也让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凸显。

陶瓷行业从来不是“夕阳产业”,房屋装修、家居升级的需求永远存在,只是需求的形式在变化。无论身处行业的哪个环节——生产制造、品牌运营、渠道销售,唯有摒弃抱怨与逃避,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才能在这场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

未来,陶瓷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规模的比拼,而是产品创新能力、运营效率、服务质量与生态协同能力的综合较量。那些在困境中持续修炼内功、主动捕捉机遇的企业,终将穿越周期,成为行业格局重塑后的真正强者,引领陶瓷行业迈向更具品质、更具活力的新时代。

来源:陶瓷信息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