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夏是上海建桥学院的大一新生,9月22日搬进宿舍,同屋的向某说是打游戏太吵才换过来,其实是在原来宿舍偷东西被赶出来的,没过两天小夏那块四千多的苹果手表就不见了,定位显示最后停在向某床边,小夏去问这件事,对方既不承认也不搭理她。
小夏是上海建桥学院的大一新生,9月22日搬进宿舍,同屋的向某说是打游戏太吵才换过来,其实是在原来宿舍偷东西被赶出来的,没过两天小夏那块四千多的苹果手表就不见了,定位显示最后停在向某床边,小夏去问这件事,对方既不承认也不搭理她。
她去找辅导员帮忙处理这件事,辅导员开口先问她是哪里人,接着告诉她说学校自己来处理会更快一点,让她别去报警,还劝她说这四年都要一起住下去,事情闹大了不太好,小夏听了觉得不太对劲,就私下里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向某以前就偷过别人的现金、化妆品,连卫生巾都拿过,还写过保证书,这些事辅导员其实早就知道了。
小夏还是选择报警,辅导员打电话过来责怪她,说她没听安排,浪费了公共资源,民警到了以后,辅导员两次把小夏拉到旁边单独说话,还提醒她注意讲话的方式,更让人意外的是,小夏的妈妈录了音,辅导员却直接把手机抢过去删掉了录音,这件事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想让她闭嘴。
后来辅导员没有赶走偷东西的人,反而要求小夏和室友搬出去,还威胁说如果不搬就断电,宿管也跟着配合,说是领导安排的,经常不打招呼就进屋翻东西,逼得其他室友都搬走了,小夏贴了张申诉的纸条,很快就被撕掉了,她妈妈来看她,宿管直接把人赶出去,连门都没让进。
10月9号学校安排调解,他们建议小夏再去那张床底下找东西,其实那地方早就清理干净了,什么都没有,小夏本来心脏不太好,这么一闹,病情变重了,10月13号只能退学,退学的时候,学校还扣了她五千多块钱,说是没花完的费用,她爸妈要求全款退还,学校直接拒绝了。
事情曝光后,辅导员在11月8号发文章为自己辩解,说小夏对录音做了剪辑,断章取义,还要求她在三天内删除视频,否则就要起诉,他拿出“保护学生隐私”作为理由,声称不能把向某的过往情况告诉新舍友,这话听起来很正当,实际上他是担心事情闹大,自己不想承担责任。
我实在想不通,保护隐私到底是在保护谁,是那个偷东西的学生,还是受害的学生,学校总说稳定最重要,但真正的稳定不是靠隐瞒事情或者压制言论来实现的,而是要靠公平处理,如果学校总是护着做错事的人,反而让受害者离开,这根本算不上什么稳定。
苹果手表能够定位位置,手机可以录音记录,这些技术本来应该帮助人们维护自己的权利,但在学校里却变成被压制的工具,辅导员不去指导学生使用合法方式维权,反而想办法控制信息传播、删除相关证据,这是人的做法有问题,也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小夏来自内蒙古,没有本地关系,也没有人给她撑腰,向某那边却好像和学校的人有点熟,事情就这么被内部消化了,基层管理喜欢把事情化小,可小夏的损失实实在在,她的退学也是真真实实的,制度上没有给弱势学生留出口,他们只能自己硬扛下去。
警察到场也起不了作用,辅导员从头到尾把控着局面,还专门找学生进行谈话,这种做法已经超出教育工作的范围,执法机关本该独立展开调查,而不是跟着校方的指挥走,可实际情况是学校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外部人员根本无法介入。
现在很多大学都在做心理危机干预,这事情听起来很有人情味,但对于像小夏这样被制度伤害的学生,实际上没有人去关注她的心理状况,这些所谓的关心很多时候只是装点门面,真正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如果制度本身不改变,再多的心理辅导也只能起到暂时安抚的作用。
来源:文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