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王”争霸史:从汾酒到茅台,谁主宰了过去的70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4:13 1

摘要:”昨晚的酒局上,有人把53度飞天往桌上一墩,价格标签没撕——2800,比上个月又掉了一百。

“茅台还香吗?

”昨晚的酒局上,有人把53度飞天往桌上一墩,价格标签没撕——2800,比上个月又掉了一百。

满桌人盯着那瓶酒,像盯着一只泄气的气球,谁也没急着举杯。

三个月前,同样的包厢,有人靠两瓶2019飞天“平换”回一台iPhone15。现在没人敢喊这个价。

i茅台上,申购人数从春节的900万跌到350万,秒变“i寂寞”。

次新酒(2015-2020)全线回调15%,黄牛群里天天有人喊“高价回收”,后面却跟着一排“已读不回”。

泡沫最先破裂的,永远是接盘最后一棒。

另一边,五粮液悄悄把18个系列子品牌砍到只剩6个,67%的淘汰率,刀法比李佳琦的“OMG”还干脆。

第八代普五终端成交价却稳在千元关口,像钉子户一样硬。

更狠的是,它家新上线的“数字酒证”2.0,把1989年的老酒都搬上区块链,一瓶一码,秒查真假。

黄牛直接原地失业——以前靠“故事”吃饭,现在故事被写进智能合约,连改标点的机会都不给。

汾酒更野。

杏花村遗址挖出的6000年前尖底瓮,直接把中国酒史往前推了1000年,央视直播那天气氛拉到考古春晚。

转头,汾酒就砸10个亿建“非遗酿酒区”,出酒率从35%飙到45%,一缸酒多赚10斤,白花花的都是利润。

实验室里,华为派去的工程师正用AI调“清蒸二次清”,温度误差控制在0.5℃,比老妈炖汤的火候都稳。

网友辣评:“老祖宗的锅气,被5G安排得明明白白。

酱酒退烧,数据最诚实:贵州产能利用率只剩65%,两年前还是“酱香拿铁”排队八条街的88%。

资本转身就去拥抱“清雅酱香”——江苏今世缘V9去年增速87%,听起来像新能源车销量。

郎酒庄园更夸张,储酒22万吨,按每吨灌装2000瓶算,足够让全四川人先干为敬。

赤水河左岸,右岸是茅台,左岸是郎酒,中间隔着泡沫,也隔着钱包厚度。

年轻人不喝高度酒?

行,酒厂集体“降度”。

低度+果味市场2025年要破2000亿,相当于再长出一个“元气森林”。

汾酒推出“青柠竹叶青”,五粮液整出“冰爆果味”,连茅台都偷偷测试“微甜气泡版”,听说入口像荔枝味苏打,就是喝完还是逃不了第二天“酱香型头痛”。

储能竞赛已进入“万吨”时代:茅台45万吨、五粮液25万吨、汾酒18万吨,按每吨每年增值10%算,躺着比理财香。

但储酒也储出了“零碳”焦虑——茅台镇2024年起实施“零碳酿酒”认证,不拿绿码,连酒坛子都出不了厂。

以后买酒先看碳足迹,比看酒精度还重要。

出口端终于不再是“华人超市自嗨”。

茅台海外收入占比首次破5%,听着少,可一年前才2.3%,翻倍的快乐。

五粮液在RCEP区域销量涨42%,老外喝完直接喊“Chinese Whisky”。

汾酒更猛,北美研发中心落地,给老外科普“清香型就是中国伏特加”,顺便把鸡尾酒基酒市场啃下一口。

回到那桌没喝完的飞天,有人突然开窍:“跌吧跌吧,跌到1499我就囤,反正五年后儿子上大学,当学费。

”旁边90后同事翻手机:“我囤数字酒证,不占地方,不怕跑酒,关键——我妈不会当料酒给炖了。

”全场爆笑,玻璃酒杯撞在一起,声音清脆,像泡沫破裂的回响。

白酒的下一局,拼的不是谁更贵,是谁更真、更轻、更绿。

老故事讲完,新剧本才刚开机。

至于那瓶2800的茅台?

喝完记得把瓶子带回专柜,扫码还能领一张“碳积分”,攒够20分,换一把环保伞——遮雨,也遮旧时代的泡沫。

来源:家中排行老二

相关推荐